全国第八届暨国际第三次老舍学术讨论会情况概述
--------------------------------------------------------------------------------
全国第八届暨国际第三次老舍学术讨论会
(2003.4.2-4.6,芜湖)
一、简况
2003年4月2日至6日全国第八届暨第三次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在芜湖市安徽师范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安徽师大文学院、安徽师大中国诗学研究中心主办,北京市老舍研究会等四单位协办。大会中心议题为:新世纪与老舍研究的深化。参加会议的国内外专家学者60余人。日本老舍研究会会长杉本达夫等一些国内外学者发来贺电贺信。
参会者吴小美、刘中树、杉野元子(日)、韩经太、舒乙、罗季奥诺夫(俄)、谢昭新、范亦豪、古世仓、赵志忠、石兴泽、徐德明、孔庆东、吴永平、凯茜(德)、张桂兴、刘诚言、张福贵、史承钧、王晓琴、李玲、王玉琦、汤晨光、王卫东、舒济、朱德发、范培松、马云等,作了大会发言,对老舍研究进展与研究新话题进行了探索交流。内容包括:(一)关于老舍研究的拓展问题。认为老舍研究已不再年轻,研究起点已被垫高,必须避免老舍研究的自我复制与相互复制现象,从变化的时代与多维视野整合和提出新课题,使研究更贴近老舍和抓住"老舍世界"的真价值;(二)研究中的多个亮点。其中有(1)老舍的身份特征及意义。(2)老舍创作的大众化及文化意义。(3)对老舍的叙事学解读与女性批评。(4)独具个性的多样化话题。
会议期间组织与会者,到徽州文化土壤黄山、宏村、西递进行了文化考察。
安徽电视台、芜湖电视台及《人民日报》(海外版2003年4月22日)、《光明日报》(2003年4月7日)、《文学评论》(2003年4期)、《安徽师大学报》(2003年3期)等对会议作了报道或综述。
会议选举了新一届研究会机构(见另页)。
二.与会者名单(缺)
三.论文目录
孔庆东 :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
徐德明 :从《离婚》看老舍的现代叙事诗学建构
王卫东:从叙事的角度研究老舍的讽刺艺术
刘中树 郝长海:漫谈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
谢昭新:论老舍创作的艺术价值
范亦豪:"悦耳的"老舍——论老舍作品的音乐美
石兴泽:老舍文学世界的建构与中国抗战文学
杨四平:论老舍新诗的叙事性嬗变
张连义:意境·困境——《月牙儿》艺术特色解析
刘诚言:关于老舍之"写家"说
成梅:老舍小说语言中的外来成分
马云:老舍的健康与创作
赵志忠:《正红旗下》民俗文化论
孙洁:老舍抗战中期的文学转向
杨春:老舍与满族文学
沈渝丽:试论老舍的文化视角
王玉琦:男性中心社会的反抗者
王晓琴:老舍与现代民族精神建构
李玲:论老舍小说的性别意识
李来根:老舍笔下的侠义之士
金艳:文学转向中的老舍
舒乙:老舍独有的穷人特质分析
王润华:骆驼祥子沉沦之旅的三个驿站——人和车厂、毛家湾大杂院、白房子
方维保:传统文化精魂的现代呈现——论老舍的小说创作
胡光璐 :《小人物自述》——老舍"追念论"的集中体现
凤媛:试论老舍前期人道主义
葛涛:试论老舍研究之谜
曾广灿 :老舍与文学青年——一封内容丰富的老舍佚简《致友人书》
罗季奥诺夫:老舍与英国作家卡洛尔
许德:灵魂的审判与救赎——试论俄国文学和老舍小说创作的共同母题
杉野元子: 九十年代后日本的老舍研究
吴永平:再论巴迪先生的老舍研究
吴小美、古世仓 :拓展与沉寂:近十年的老舍研究述评
张桂兴:试论20世纪老舍研究资料的成就
史承钧:老舍和王礼锡、陆晶清夫妇
王玉林:还原真实的老舍——民族主义文学家
赵新生等:关于呈献老舍先生的歌剧《拉郎配》手稿及演出纪盛
四.报告人名单
丁万鼎、刘中树、杉野元子、舒乙、罗季奥诺夫、吴小美、古世仓、范亦豪、谢昭新、杉野元子、赵志忠、石兴泽、徐德明、孔庆东、吴永平、郝长海、马云、凯茜、张桂兴、刘诚言、王晓琴、王玉琦、李玲、汤晨光、王卫东
五.研讨会综述
2003年4月在安徽芜湖举行的第三次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是新世纪召开的第一次老舍研究盛会,来自国内和海外的近80位老舍研究者以"新世纪与老舍研究的拓展"为主题共同探讨,会议的发言讨论紧凑而热烈,与会者在老舍研究的学术进展与时代话题的融会中沉实地探索交流,话题既集中又多样,形成多个亮点,显示了老舍研究的真正进展和进一步拓展的巨大空间。
深入认识这次学术研讨会,对于新世纪老舍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关于老舍研究的拓展问题
老舍研究的进一步拓展是这次研讨会的基本主题,这一主题的确定,是基于对老舍研究现状的基本判断和拓展老舍研究的需要,如吴小美会长(兰州大学)在研讨会开幕致词中所言,新时期以来的老舍研究曾显示了突破性的进展,"我们已经在老舍经典性作品的认识和阐释方面,在"老舍世界"文化内涵和审美特征的探讨和诠释方面,在老舍文学对于中国文学以至世界文学的意义和影响方面,,以及在对"老舍世界"的建构影响重大的时代特征和作家个性特征的研究方面,都已达到了较大的深度,拥有了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比较丰富有深度的学术成果","老舍研究学科已不再年轻,研究的起点已被垫高,研究已越来越难","研究如何开辟新的路向"已成为新世纪老舍研究的重大课题,研讨中,许多与会学者就老舍研究的拓展问题发表了中肯和富有见地的意见。
吴小美、古世仓(兰州理工大学)对近十年的老舍研究进行再研究,认为十年的研究显示了拓展与沉寂并存的局面。一方面,紧密结合老舍创作史与批评史的整体研究,作品与老舍民族特征、个性气质相契合的人本研究,与时代环境贴近的深入的老舍创作道路的研究,从心理学和文学思想生成发展的角度对老舍创作的研究等,显示了老舍研究格局整体性的拓展;叙事学角度、性别心理角度的研究、宗教学角度和文化视角、比较视角的继续研究以及语言研究、幽默研究、思想研究等部门的研究也显示了可喜的多头进展。这些研究成果使近十年的老舍研究在整体上对"老舍世界"的把握已经达到了可以从老舍民族性、个性气质特征等主体精神特性,从老舍的文学观念、文学思想、艺术心理和老舍与整个世界的联系,特别是从老舍创作史与批评史的结合等向度来认识和总结老舍文学的基本内涵、独特风格、主要成就,并为我们文学的发展和新文化的建设总结基本经验的境界。但另一方面,近十年研究中论题的重复、视角的单一和创见的贫乏所形成的老舍研究自我复制和相互复制的现象日渐突出,已使老舍研究在新时期前十五年中所显示的整体性开拓突进风光不再,研究正陷入我们所不愿见到却又不得不承认的在拓展与沉寂间徘徊、停滞的状态。他们呼吁研究者共同关注研究视角的问题,并提出要特别警惕大文化视角与研究方法的成熟所潜藏的研究单一化的危险,认为老舍研究需要多维视野以整合我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为我们提出新的研究课题和校正我们的研究之失。
朱德发教授(山东师范大学)认为,老舍研究的深化,不仅要走近老舍,而且要走进老舍营造的文本世界与老舍对话,真正开掘出老舍经典文本中原创性的东西;要用现代化与民族化互动的视野解释老舍,要重视老舍在近百年文学演变中现代化与民族化互动的"契合点"的意义;要从老舍的具体人格来研究老舍,特别要重视老舍以诚与爱为核心的博大的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刘中树教授(吉林大学)认为,老舍文学的大众文化意义是老舍研究与时代特征结合的重大研究课题,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事业的有机构成。张福贵教授(吉林大学)认为应重视从人类共同性与人类文化观的角度认识老舍。要从人类文化角度研究老舍创作中东方文化尺度与西方文化尺度交融的问题,从人类的善恶本体观的角度认识老舍的宗教情感和老舍穷人意识中的人类平等问题;同时也应重视从政治意识形态角度认识是非问题。曾广灿、范亦豪教授(南开大学)都强调当前老舍研究需加强微观研究,要重视对老舍的深读与细读,应注意不被一些理论和名词所迷惑,使研究贴近老舍和时代,真正显示老舍的价值;要重视老舍研究与当代创作的互动,重视"老舍研究与大众"的课题。范培松教授(苏州大学)认为研究应改变以仰视的眼光看对象的状态,要加强对审美文本的阐释。王玉林(北京语言大学)主张从民族主义角度研究老舍。孔庆东(北京大学)指出,老舍的大众化或通俗化努力在新文学作家中是最明显的;但研究中要注意偏向,不能在"通俗文学"的意义上认识老舍文学。德国学者凯茜(DAAD德国学术交流中心)提出了一个难于回答却有意义的问题:"如果老舍活到今天,还会写作吗?会写什么样的作品?"一个作家与他的时代,的确是研究不可能绕开的问题。
可以说,在"新世纪与老舍研究的拓展"这一论题上,所有的探讨都集中于如何在多维的视野中更贴近老舍和挖掘出"老舍世界"的真价值。
研讨中的多个亮点
这次研讨会的论题本就包含比较宽泛和重视研究者研究个性的内容,与会学者的发言也不限于某个集中问题。热烈的研讨中形成了多个引人注目的亮点。
(一)老舍的身份特征及其意义。舒乙(中国现代文学馆)从19个方面的胪列中详细分析老舍的"穷人"特质,并认为"穷人"特质塑造了现代作家老舍八个方面的特异性,即老舍是唯一用"知识分子"和"穷人"两只眼睛看现代的中国作家;是塑造现代中国下层人典型系列的作家,其艺术形象填满了社会金字塔的底层;首创了包容现代百姓语言的文本;是唯一使用几乎所有艺术手段的作家;是把中国芸芸众生的毛病看得最准确的作家;是把中国绝大多数人在现代化过程中的蜕变特征表现得最清楚的作家;是在痛苦、悲哀、翻身以至于死诸方面与二十世纪中国历史最合拍的作家;是思想多、智慧多、服务多、贡献多、牺牲多的作家。这是舒乙继对老舍"穷人"、"旗人"、"北京人"和"现代文化人"多重身份归纳后对老舍"穷人"特质的详细分析。舒济(北京老舍纪念馆)则以在美国几所大学馆藏资料中发现的关于民国初年旗人沉沦的具体记载为据,解释老舍的悲观及其对创作的影响。赵志忠教授(中央民族大学)从语言习俗、骑射习俗和日常生活习俗几个方面分析《正红旗下》满民族文化习俗的构成和由此显示的老舍艺术文化内涵的厚重。与此有关但意义更为广泛的是,王玉林在"中华民族"意义上将老舍认定为"民族主义文学家","老舍创作的文学是民族主义文学"。在对老舍文学创作道路的分析中,认为老舍与"文化革命"和"启蒙运动"者的分歧并不在于文学和文艺形式的分歧,而是价值观念的分歧,是由不同的价值观念所标志的文化立场的分歧。老舍是以传统伦理道德的哲学观为思想基础,以直接来自生命体验而非社会政治斗争体验人道主义的善恶观为最基本的出发点,以是否有利于振兴国运、强盛民族为尺度而进行文学描述的。在"民族主义作家"老舍的头脑中没有为哪一党派效力的概念,只有为国家(中国)民族(中华)尽忠的意识。应该说,对老舍身份特征特异性的不断认识,和"民族主义文学家"、"自由主义文学家"等定位,既显示了我们的研究描述老舍的空间在不断扩大;又显示了我们的研究走近复杂的研究主体之不易。但在相互映照的意义上,这些描述对解释老舍的特异性、全面走进"老舍世界"都具有值得重视的借鉴意义。
(二)老舍创作的大众文化与文化意义。研讨中多个与会者不约而同地将视点集中于老舍创作的大众化问题,显示了研究者从老舍文学中为当代文学创作探寻方法和某种成功模式的意向。这也是老舍研究长期以来与当代问题紧密联系的一个方面。但这次研讨会视点的集中,却表现出研究者对当下创作中关注大众生存处境意识的淡薄怀有深切的忧虑。郝长海教授(吉林大学)着眼于总结老舍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的经验,认为老舍的民族化大众化最突出地表现在他非常注意适应人民群众的欣赏口味和欣赏习惯、善于组织故事,使用充满生活气息的既通俗又规范的语言,用广大人民群众判断是非的尺度来塑造人物,从而拉近了人物与读者的距离。不论是重视于创作的民族化大众化,还是以极大的热情致力于通俗的大众文艺的创作,老舍都把扎根生活、服务人民、创作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民族化大众化的文学艺术作品作为终生实践的艺术目标。孔庆东则置重于老舍的大众文化意义,认为老舍来自大众并忠实于自己的大众立场和趣味,以自己的大众情感方式和审美趣味与新文学的人道主义和国民性批判等主题相融合,既为新文学小说灌注了强大而新鲜的生命力,也切实提高了大众文学的层次。老舍的文学价值充分证明大众性的文学是可以成为经典的,这对缺乏大众良心的当下文学是一个有力的针砭。石兴泽教授(山东聊城师范学院)认为,民间通俗文学的影响是评价老舍的重要参照,它既使老舍文学比较好地处理了雅与俗、传统与现代、提高与普及、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等方面的关系;也形成老舍文学深度关怀与民间影响关系上的反向特征,人文倾向受到了民间观念的制约。李来根(武警上海指挥学院)分析了贯穿老舍创作的尚侠气质。汤晨光(湖南师范大学)则认为老舍从小说形式,语言运用到思想表现的大众化追求的全程都显示的是一个新文学作家的特征。胡光璐教授(山东理工大学)以对《小人物自述》体现的老舍"追念论"的分析,说明来自幼年悲苦生活的养育和对北京市民生命的深刻的理解是老舍创作力度的深厚基础。沈渝丽教授(烟台大学)认为满族文化气质、东西方文化冲击下迸发出的文学灵感以及独特的文化道德意识,构成了老舍观察社会、切入生活的独特的文化视角。王晓琴教授(首都师范大学)重视老舍文学创作中对现代民族精神的建构,认为老舍文学是形象地建构现代民族精神的启示录。
(三)老舍的叙事学解读与女性批评。这是近几年老舍研究中有活力和对深读、细读老舍有重要意义的视角。徐德明教授(扬州大学)以《离婚》为例分析老舍的现代叙事学建构,以为小说的文本逻辑是"解释生命",表现张大哥式生活氛围的"匿名统治"所形成的"人的努力的虚幻";小说叙事以人物领导事实、由事实决定人物,在物、景与人的对象性关系中完成对传统叙事资源的创造性转化,是老舍现代叙事诗学建构的重要特点。王卫东(北京联合大学)则在对老舍讽刺小说叙述者与隐含作者关系形式的分析中来说明老舍制造讽刺效果的叙事方式。李玲(北京语言大学)分析老舍小说的性别意识而提出的老舍长于体验传统婚姻关系中的知识男性心理、同情女性苦难、无边的父性之爱、和对泼妇的厌憎所显示的对男性主体性的保护等观点,都对老舍文本的深层解读提供了有益的视点。而王玉琦(南开大学)认为虎妞是男性中心社会的自发反抗者。虎妞与祥子的矛盾是虎妞的自我中心与祥子的男权中心的矛盾,虎妞的反抗是"做传统女性而不得的反抗",文本隐含的男权中心意识和读者的男权中心意识长期掩蔽了对虎妞反抗的认识。这些观点对我们深入认识虎妞和祥子这样复杂的艺术形象、认识老舍创作特征都有开阔视野之效。
(四)独具个性的多样话题。老舍研究已进入研究个性充分张扬的时期,许多研究者已选取了高度个性化的研究领域。这次研讨中有几个话题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是范亦豪教授的"悦耳的老舍"说。认为老舍文学的美不仅从阅读中感受出来,还可从朗诵、倾听中品味出来。老舍语言的美既得自于生在北京与生为旗人的双重"天赐",又得力于老舍对语言美的敏感与重视。语音清亮、节奏明快、声调和谐、时时体现着与内心一致的律动的老舍语言,是老舍作品的又一种独特是美。二是谢昭新教授(安徽师范大学)对老舍创作艺术价值的总结。如老舍文学创作按照艺术的审美观念审视人生、体认社会,始终贯穿着文化审视和社会批判相融和的思想意蕴;创作方法上以现实主义为主导、兼容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写真实的内外并重和表现手法的多样,显示着突出的开放性特征;在小说本体艺术特征探索上重视人物、环境与结构的统一,为现代小说艺术创新提供了范例;在小说体式和艺术风格上促进了现代文学的多样化发展等,都确为老舍创作的艺术价值所在。三是张桂兴教授(山东师范大学)对二十世纪老舍资料研究成就的总结、史承钧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对老舍人际关系的研究和马云教授(河北师范大学)关于疾病对老舍创作的影响的研究。老舍研究资料在老舍生平资料、年谱、研究资料汇编、老舍词典和全集出版诸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已成为老舍研究的一大门类;资料研究同时又是一个需要投入和广泛的信息支持的领域,是老舍研究应进一步加强的方面。四是海外的老舍研究和海外学者的老舍研究。庆应义塾大学的杉野元子介绍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日本的老舍研究情况。吴永平(湖北社科院)介绍了法国汉学家巴迪在老舍研究中重视实证的文化人类学方法和取得的成就,并提出了与世界范围的研究者站在同一平台上对话的问题。对老舍的比较研究是近几年难得拓展和深入的方面,本次研讨会也仅有两份比较文学研究论文,而且都来自海外学者。罗季奥诺夫(圣彼得堡国立大学)分析了卡洛尔的《阿丽司漫游奇境记》和《镜子背后》在语言、艺术技巧、情节和形象塑造方面对老舍创作的影响。王润华(新加坡国立大学)寄来的论文《骆驼祥子沉沦之旅的三个驿站:人和车厂、毛家湾大杂院、白房子》,分析了《骆驼祥子》与康拉德《黑暗的心》在内在结构和主题呈现上的相似性。这些狭义比较文学的成果同样提出了老舍文本细读和深读的问题。
这次研讨会规模不大,很多国外研究者没能到会,但与会研究者的发言真诚平实、见仁见智、互为创造,显示了老舍研究追慕老舍遗风遗德、践行老舍作风的特点。从研讨提出的问题和近十年的老舍研究可以看到,微观与宏观并重、细致的研究功夫与开阔的研究视野结合,是老舍研究既走进"老舍世界"又在时代智慧中发现问题、不断推动研究发展的一条基本经验。只要我们善于同老舍对话,只要我们善于倾听生活与生命的心音,多维视野中的老舍研究将因此显示持久的活力。
(综述作者:古世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