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关纪新
女士们,先生们:
我们知道,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四世同堂》,是从1948年1月起,在重庆北碚正式命笔创作的。
先生自青年时代踏上写作道路,还从来没有做出过这样大的创作计划。一开始,他就确定了,这部长篇将由3部曲组成,总共分为100段,每段约写万字上下,整部小说写完了,将有100 万字的规模。他决心“照计行事”,力求用两年左右完成。
抗战后期,他在“精神上,物质上,身体上,都有苦痛”,动笔不久,就体会出,“在这年月而要安心写百万字的长篇,简直有点不知好歹。”(《四世同堂·序》)可是,抗战、北平、中华、文化……这些不断涌上心头的概念,鞭策着他,不辞辛苦地写呀,写。
1944年年底,刚写得了30万字,连第一部《惶惑》还没能完卷。这一年“是战局最黑暗的时候,中原,广西,我们屡败,敌人一直攻进了贵州。这使我忧虑,也极不放心由桂林逃出来的文友的安全。忧虑与关切也减低了我写作的效率。”(《八方风雨》)眼瞧着这种不能令人满意的写作速度,作家甚至“不敢保证能把它写完”。
1945年冬,即抗战胜利这一年的岁末,《四世同堂》已“写了三分之二”,也就是说第2部《偷生》也出手了。为了让第3部《饥荒》早日问世,他公开发表了题为《磕头了》的短文,声言自己正赶写着一部相当大的长篇小说,只好恳求:“朋友们,帮帮我的忙吧,别再向我索要小文!”
不料,刚“磕了头”,他便接到邀请,于1946年 3月离华赴美讲学。这样,小说的第3部,也就只能携带着到大洋彼岸去写了。又过了差不多一年半,至1948年下半年,3部曲、100段、近百万字的《四世同堂》,到底全部撰罢。虽然比原计划多用了 3年时间,作家毕竟是凭着极大的毅力,完成了宏愿!
这部书,是老舍一生花费力气最多、写作时间最多、情节容量最多、描绘人物形象也最多的,一部长篇巨制。
作品架构恢弘,布局匀称,聚散适度,气骨凝重,在老舍的小说创作中,开辟了一方全新天地。作家为我们铺开的,是一幅超大规模的艺术画卷,上面精描细绘着北平城在陷入敌手期间所特有的世相百态,它以主人公们居住的小羊圈胡同为透视中心,逐门逐户地挖掘平民百姓凄苦屈辱的生活真实,窥视到他们那摇曳渐变的心灵画面,借助于不时拉开的长镜头,将读者的视线引向城内外、国内外,使我们看得见中华民族和整个人类反法西斯斗争的总趋向,有意义地反现出,这座在战争与文化切割点上的东方古城,所具备的特殊审视价值。
此刻,身处《四世同堂》北碚版首发式和先生铜像揭幕仪式的现场,今昔相抚,思绪激荡。我们相信,这部作品,将会与老舍先生的其他经典作品一样,长久流传,足至不朽。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