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杨剑龙 刘畅
2011年10月15日至16日,“老舍与都市文化高峰论坛”在上海师范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老舍研究会、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共同主办,国内外学者50余人出席了研讨会。
上海师范大学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教授主持开幕式,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关纪新、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舒乙、日本上智大学教授高桥由利子、复旦大学中文系主任陈思和、上海师范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院长苏智良出席会议并先后致辞。
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关纪新、中国老舍研究会名誉会长吴小美、副会长魏韶华、中国老舍研究会顾问、老舍的儿子舒乙、老舍纪念馆馆长、老舍的女儿舒济、日本上智大学教授高桥由利子、上海师大都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杨剑龙等学者分别做大会主题报告。关纪新认为,老舍的早期作品多以旧北京旗人的道德尺度来观察世间人物,而其中包蕴的旧京人文审读又预示了老舍针对古都北京、针对古族中华的文化批判。吴小美、魏韶华指出,“泛媒体”环境是老舍“伦敦经验”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泛媒体”环境中的负面中国形象书写促使他建构起初步的国家形象传播意识。舒乙梳理了老舍在创作《剑北篇》时的人生足迹,分析了这部长诗的创作过程及其艺术特点,认为是所有新诗中篇幅最长的作品,也是文学史上第一次描写陕甘宁解放区。舒济收集了相关史料指出老舍先生当年是住在纽约西83街118号的二层,距中央公园仅300步之遥,《四世同堂》英文版译者艾达?普鲁伊特当时住在纽约西93街103号,和老舍先生的居处仅十分钟路程,这就佐证了老舍每晚去艾达?普鲁伊特住所一起翻译《四世同堂》的可能性,种种迹象表明《四世同堂》的翻译,是老舍先节译成英文再口授,由艾达?普鲁伊特用打字机记录,老舍再做进一步修改。高桥由利子通过对老舍早期小说中的人物描写和人物之间的关系分析,考察老舍是怎样看当时的中国城市结构的,探究老舍的都市观对现代中国城市发展起到的作用。杨剑龙认为,老舍的散文常用对比的方式描述其对于城市的印象,又常常抓住具有特点的事物以真挚的语言展开描绘,从而展现了城市的特点和作家的真性情,使老舍散文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的都市写照。谢昭新考察了老舍所描绘的伦敦都市文化景观的个性特点,探讨伦敦都市文化对老舍的文化思想及其创作所产生的影响。徐德明指出老舍从清末民初就认同戏曲的艺术与情感表达的价值,在抗战中服从民族国家的文化重建的长远目标,他对戏曲与通俗文艺的现代转化有过实践,他要让中华戏曲成为世界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马云、李萌萌指出:老舍以北京为背景,以《龙须沟》《全家福》和《红大院》三部曲为代表,比较系统地构建了一个初步的城市文化发展轮廓,塑造了新北京的城市形象。韩经太指出:老舍的现代“京味话剧”代表作《茶馆》,与改革开放三十年间北京“老舍茶馆”的顺势发展,构成了一道特殊而又抢眼的文学艺术生产与都市文化发展双重意义上的京味文化现象。李玲认为:《离婚》的北京文化反思主要不是基于民族存亡这个现实功利目的展开,而是在常态的社会生活背景下探索个体的人怎样才能活得更加合理的问题;奠定《离婚》思想价值根本点的并不是道德批评,而是通过对敷衍这一庸常人生态度的反思来叩问本真存在的境界。石兴泽指出:青岛三年是老舍生活平静、创作辉煌的三年。老舍的青岛情感反映出老舍城市文化心理的某个方面。汤哲声认为,老舍先生创作了大量市民文学,在题材和价值观念上与“五四”新文学作家有不同的批判立场,“老舍式”的新文学给中国现代文学的观念增添了新的内涵,提供了新的文本。方维保指出:《茶馆》在历史的维度上揭示了民族的末日危机及其必然性。然而,《茶馆》的“末日预言”具有所指的双重性:在文本之内,它是民族旧时代末日的预言;而在语境中,则可能是民族面向未来的诞生预言。
会议收到论文36篇,在两天的会议研讨中,与会学者围绕着“都市空间与文化心态”、“伦敦经验与济南意识”、“城市经历与都市印象”、“都市叙事与经典解读”、“都市书写与比较研究”等专题进行了研讨,从都市文化新的视角探究老舍及其创作在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和影响,拓展与丰富了老舍研究,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闭幕式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韩经太教授主持,舒乙、吴小美、高桥由利子分别在闭幕式上发表感言,舒乙先生高度肯定了此次学术会议的成就,认为这是一次老舍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术研讨会,杨剑龙教授做会议总结,提出了拓展老舍研究的某些思考,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关纪新宣布会议闭幕。会议代表参观了上海世博会纪念展、多伦路文化街、浦东滨江大道夜景,了解了上海城市发展的巨大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