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研究会概况 > 大事记
迎来老舍研究的多元进取局面——2006年第4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发表时间:2024-07-03     阅读次数:     字体:【


迎来老舍研究的多元进取局面——2006年第4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

作者:石兴泽 李刚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6年09月12日 www.laoshexue.com


  
  内容提要:2006年第4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硕果累累,宏论迭出。主要集中在老舍个性心理的社会文化阐释、老舍创作的综合性论述、研究方法的尝试和研究空间的拓展、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等几方面展开。从整体上看,老舍研究正走出低谷,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关键词: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论文综述

  2006年是老舍先生逝世40周年。值此纪念之时,由中国老舍研究会发起,聊城大学文学院承办的"第4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在山东聊城召开。吴小美、关纪新、中山时子、杉本达夫、崔明芬等海内外70多名专家学者和老舍的儿女舒乙、舒济参加了会议。会议收到论文40余篇。与会学者围绕老舍与20世纪文学和文化、21世纪老舍研究的走向和老舍研究的教学交流三个主题进行研讨。比较集中的收获在于老舍个性心理的社会文化阐释、老舍创作的综合性论述、研究方法的尝试和研究领域的拓展以及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等几方面。

一、 老舍个性心理的社会文化阐释

  老舍是二十世纪现代作家中生得特别、死得特殊的一个作家。他的出身和经历使他的心理特征与文化人格都呈现出复杂的状态,其丰富深刻的社会文化内涵吸引着众多的研究者。吴小美(中国老舍研究会会长、兰州大学教授)的《老舍的生死观》用富有激情的文字,深入剖析了"生"与"死"的概念在老舍人生和作品中的演绎,老舍"活着不能受辱",只能"死的自觉",其生死观不是用文字写下的专论,而是用生命书写的一种没有明言的情结。他的生命从诞生到终结是在超越死亡,他的生死观植根于时代、社会、历史的土壤中,生成于对现实的观察中,这是一笔值得我们继承的精神财富。关纪新(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审)的《老舍民族心理刍说》探讨了老舍民族心理的形成,他认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辛亥革命其负面作用之一,是通盘否定了满民族。"反满"宣传曾在民国期间风行于世,满人在惨淡的生存与肮脏的名声双重煎熬之下挣扎度日。"沧海桑田"的满族社会变迁,对于作为文化人与文学家的老舍民族心理的形成及走势,构成了既潜在同时又具有某些决定性的制约。这些心理制约或明确或隐约地作用于他的文学活动。他一生始终关注和书写北京及各地满族同胞的命运,通过描写一系列虽未标明民族身份却又明显带有满人特征的形象,来为自己的民族洗辱辩诬。老舍既非政治家亦非哲人,他未能跳出本民族正在遭难的小圈子去"放眼大局",有些固执地选择了与本民族同呼吸、共进退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关文进一步指出,让老舍的民族心理倍受折磨的,莫过于本民族被看成是个缺乏爱国精神、不乏卖国记录的民族,他不但用作品中的同胞形象,更用自己杰出爱国者的行动来显示本民族的爱国传统。满族文化人多反感于民国时期的道德颠覆,而将"洁身自好"确立为处世准则,老舍亦是如此。老舍民族心理的开放是在年过半百之后。为了让社会重新认识满族,他在晚年正大光明地书写满族,笔下人物所述"我爱我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是满族人带有自我临终关怀性质的"天问"。石兴泽(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聊城大学教授)的《平民作家老舍--关于老舍的一种阅读定格》认为,大杂院生活给老舍留下了刻骨铭心的烙印,即使成为著名作家之后也表现出大杂院赋予他的平民意识。其文化心理和审美意识具有普通平民和现代作家的二重性。在现代作家意识作用下,老舍创作了世界一流的作品,营造出高伟的文学世界;受平民意识影响,他的文学创作和行为举止都表现出很强的民间性、平庸性。平民意识有值得肯定的地方,也有相当严重的局限。老舍生活和创作的平庸趋向便是平民意识作用的结果。平民意识和作家追求的矛盾性构成了老舍世界,是解读老舍的钥匙。范亦豪(中国老舍研究会学术顾问、南开大学教授)的《迟到的老舍--对一位天才的自由主义作家的若干理解》,从背后的原因和老舍的政治定位,以及老舍难以改造的自由主义本性来定位老舍,并以此论述对老舍生平和创作的理解。另外,傅光明(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现代文学馆研究馆员)的《老舍之死在记忆中》、于昊燕(河南大学博士生)的《老舍的穷人观》等,都从独特的视角对老舍的审美心理和文化观念予以解读,提出颇有新意的见解。

二、老舍文学创作的综合性论述

  新世纪以来,老舍研究渐渐呈细化趋势,文本分析的文章日益增多,综合性的研究进入了平台期。这次会议上,关于老舍创作的综合性研究跨越平台低谷,呈现出中兴的端倪,尤其显得难能可贵。谢昭新(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安徽师范大学教授)一直致力于老舍创作心理研究,此次会议上提交了题为《原型想象:老舍小说的理想爱情叙事》的论文,他认为,老舍将早年的初恋情结融入小说创作,形成了一条理想爱情叙事线索。从《老张的哲学》、《二马》、《赵子曰》一书写爱情为"副线"的叙事策略:理想爱情的追求与消解。到30年代的《微神》、《阳光》、《月牙儿》等小说,则形成了理想爱情遭毁灭的整体叙事构架。他理想的爱情是围绕着初恋"原型"而展开历史文化想象,且将历史文化想象与现实批判精神结合起来。在原型想象和爱情叙事中,彰显着老舍对理想女性的崇拜和对女性爱情命运的怜悯、同情。"个性解放"的反面书写,形成了作家在"传统"与"现代"之间的两难徘徊。应该说,这是颇具深度的解析。王中博士(安徽师范大学)探讨老舍30年代长篇小说的哲理蕴含,认为老舍在30年代就形成了稳定成熟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他以长篇小说来抒写个体命运悲剧,阐释、抒发对于人的生存的思考,对于时代、民族、和文化的哲理观念。深沉的个人生存体验与正统家国思想交糅在他的哲学思想中,使他的创作呈现出复杂色彩。(《论老舍三十年代长篇小说的哲理蕴含》)孙洁博士(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复旦大学讲师)将目光集中在老舍的40年代。其论文《论老舍抗战时期的文艺大众化经验》指出,抗战时期是老舍写作生涯的重要转折期,文艺大众化又是抗战时期中国文学面临的首要难题,这个话题的提出和运作极大程度地影响了老舍的写作走向。文章结合老舍的庶民身份、性格因素等,分析了老舍抗战时期参与通俗文艺写作和文艺大众化论争的问题,并论述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文艺大众化和老舍创作的相互关系。郑万鹏(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的《老舍:纵贯于自由主义文学思潮》以《猫城记》、《二马》、《四世同堂》等作品为例,论述了老舍的创作与"新文化运动"所倡导的创作的差异,将老舍放入自由主义思潮的范畴中进行综合考察。王本朝(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南大学教授)的《民粹主义与老舍的文学创作》从对"民粹"概念的解析出发,渐进到中国的民粹主义,结合老舍诸多艺术作品,分析了这一观念对老舍批判意识和艺术特点形成的影响。崔明芬(澳门理工学院语言与翻译高等学校教授)的《老舍与二十世纪文化与文学》认为,老舍先生谙通古今,文承满汉,学贯中西;迥异的文化背景与错综的文化构成,使老舍文学体呈现着一种跨文化精神。至少,老舍的创作有这样三层结构:本土性(满族)、民族性(汉族)和世界性(世界各民族),像老舍先生这样,既拥有自己"独一份"的满族特质、又兼备汉儒文化精神、还深受英美文化影响的作家并不多见。可以说,老舍先生是第一个,或者说是唯一的一个。古世仓(兰州大学)的《论老舍幽默的主客体统一性》从主客体统一性的角度,论述了老舍的个性气质、认知方式、表现方式与对象特性、时代影响所构成的老舍幽默的特性及其价值。刘大先(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文学研究所编辑)的《作为文化象征的北京:老舍笔下的北京意象》,讨论了老舍作品中作为文化想象存在的北京,认为北京在这里尤具有深远的文化反思意义,显示出老舍不同于一般政治现代性、经济现代性的文化现代性追求。汤景泰、翟德耀(山东师范大学)《内在对话性的生成--论老舍幽默小说的转型》、傅晓燕(德州学院)的《老舍小说的民族化建构及意义》和王玉林(北京语言大学)的《老舍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批判》都在已有的研究成果基础上作了深一步的挖掘。关于老舍创作的比较研究论文,近年比较平淡,这一方面是因为比较研究本身的困难性,另一方面也是对老舍的研究趋于本体化的结果。但是比较研究的领域不能忽视,因为老舍是世界文学的一部份,而世界文学的营养也造就了老舍。许正林(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大学教授)的《老舍的写实小说观念与英国文学的影响》和王晓琴(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的《中西比较视野的国民灵魂求索:老舍与林语堂》,都把老舍放入异域文化中进行考察,得到了若干新的思考。

三、研究方法的新尝试和研究领域的拓宽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现代文学术研究就不断尝试新的研究方法,拓宽研究领域。在此学术文化背景下,本次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也有不少令人耳目一新的收获。研究者们或者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切入老舍研究的热门话题,或者进入搁置已久、甚至长期荒芜的研究领域,所写论文引起了与会者的兴趣。吴永平(湖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的《文化人类学在老舍研究中的运用》结合老舍作品和生活经历,提出文化人类学为老舍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论平台,借助于这个平台(治学方法、考察范围和观照方式),研究者能够从更多的维度来审视研究对象(包括作家的自我评价),有助于研究者从传统研究方法止步的地方再向前迈进一步。李东芳(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的《"洋"惯习的读码和解码》运用符号学和社会学的理论,从留学生形象的刻画来探讨老舍的文化批判角度,解读老舍通过对媚洋惯习的读码和解码,批判这些"能指"背后的意识形态所指。金艳(华中农业大学)的《老舍文学作品影视转换的动力与接受条件》从传媒着眼,叙述了老舍作品影视转换的基本情况及传播效果,老舍作品影视转换的生产动力和接受条件,将研究从文学文本引向了科技传媒。除了新的理论方法和概念的引介之外,与会者对老舍创作体裁的多样性也给予关注,从而拓宽了老舍研究的视界。老舍是文体作家,其一生的创作涉及诗歌、散文、戏剧、报告文学以及通俗文艺的各种形式。过去的研究侧重于小说,本次研讨会上,有些论者就其他文体进行了新的阐释。马云(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河北师范大学教授)的《老舍话剧舞台视野的拓展》从老舍话剧舞台视野的建立、话剧舞台空间的拓展和话剧舞台功能的加强三个方面对老舍话剧展开探讨。李鸿然(海南大学教授)的《老舍散文:大雅若俗,吐纳珠玉》落笔于老舍的散文创作研究,认为他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散文,多遵循时代规范,以歌颂光明为基本主题。老舍散文不可能完全超越这样的总规范和总趋势,但又与大量时尚性散文有明显的不同:一是老舍散文继承了中国散文的优良传统,说真话,叙事实,表现真情实感,绝不矫揉造作,写应景文章;二是老舍散文始终保持自己的艺术个性,实话实说却有严格的选择取舍,使用口语而注重加工提炼,追求自然流畅但不违背散文的艺术规则,处处表现出大家风范。黄雁鸿(澳门理工学院)探讨老舍散文语言风格,指出与其小说、诗歌语言一样,老舍散文语言在"幽默和諷刺之間",清新而不失传统,幽默而深具现实意义(《幽默和讽刺之间--论老舍散文语言》)。张立国(济宁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将老舍的《狂喜札记》界定为报告文学,在与王蒙的《访苏心潮》的对比中提出某些发人深思的问题(《报告文学难以承受的狂喜》)。李耀曦(山东电力专科学校教授)的《当年老舍在济南修炼十八般武艺》将文学原本与史料考证相结合,谈老舍的剑侠小说对当代文学的影响。曾广灿(中国老舍研究会学术顾问、南开大学教授)的《老舍与绘画》、杨春忠(聊城大学)的《体悟性文论与教科书文论的整合--老舍〈文学概论讲义〉的文学观与理论观及其意义》和陈煜斓(福建漳州师范学院)的《老舍歌词创作的人文精神与审美形态》、对老舍研究中较少涉及的方面做了详细的调查和新颖的论述。特别需要一提的是,张桂兴(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漳州师范学院教授)一直致力于老舍研究资料的整理、校勘和汇编,为老舍研究工作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这次会议上他提交了《谈老舍与赵清阁的交往与友谊》,旁征博引,爬梳考证,于浩繁的史海中打捞有价值的信息,对老舍与赵清阁的交往做出了令人信服地厘定,显示出了严谨地学风和扎实地功底。

  "老舍研究教学"是这次会议的三大主题之一,会议期间,大家围绕老舍研究的教学问题进行了较多的交流。但因教学更带有实践性,所以教学研究方面的论文虽然不太多,却颇有几篇文章值得注意。史承钧(中国老舍研究会学术顾问、上海师范大学教授)的《20余年来的老舍研究教学》结合讲授老舍研究选修课的实践,谈高校开设老舍研究课的历史和现状,经验和存在问题。张炜炜(山东教育学院)的《中小学语文教学视野中的老舍作品》从接受美学之作品接受史的角度探讨老舍作品在语文教育中"效果"实现的过程。澳门研究者韩乐(澳门理工学院语言与翻译高等学校教授)的《我是如何进行老舍教学的》谈了自己在澳门讲授老舍作品的体会。成梅(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原工学院教授)的《美国大学生眼中的〈骆驼祥子〉--在美国教老舍小说综述》,介绍了境外老舍作品的教学信息和学生丰富多彩的观点,不仅给中国老舍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照和对比客体,而且对于认识美国青年对老舍作品的理解也有些许帮助。

四、经典作品的重新解读

  《骆驼祥子》、《茶馆》以及《正红旗下》,是老舍文学作品的经典,也是20世纪中国文学的经典。对此,研究者曾经进行过深入探讨,话题涉及文本的许多方面,其论文可谓汗牛充栋。但经典的魅力是永恒的,它吸引着一代代研究者进入经典世界,而每一个认真的研究者都会根据时代文化发展,发掘出有价值的学术信息。在这次会议上,有论者对老舍的《骆驼祥子》、《茶馆》、《月牙儿》以及《正红旗下》做出了颇有新意的论述。徐德明(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扬州大学教授)在发言中对《骆驼祥子》作了精彩的分析。此外关于《骆驼祥子》的论文还有三篇,舒济的《关于〈骆驼祥子〉手稿本》不是简单的"版本学"和手稿收藏问题,它给老舍研究界带来很多新的资料和信息。文章认为,从手稿可以看出,老舍先生每天按时作息,每天有固定的写作时间,可是每天写得的文字不是很多。工整、干净、易看是老舍先生文稿书写的一大特点。并且,凡是带儿化音的字、词,老舍先生都把"儿"字写出来,让读者按京腔去读、去理解。这些都让读者再次深刻地感受到平民作家生活和思想的点滴。邵宁宁(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西北师范大学教授)认为,祥子的故事,其实是一个进城农民的故事。祥子的身份,经历了一个从进城农民到城市游民的角色转换,他的遭遇及精神危机,固然是特定时期社会生活的产物,但从根本上说,又是中国现代化过程中那些进城农民长期面对的问题。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重读《骆驼祥子》,不仅可以使我们更透彻地了解作品,而且也为我们认识当代生活,尤其是那些与农民进城有关的问题,带来深刻的启示。(《〈骆驼祥子〉一个农民进程的故事》)袁盛勇、潘正文(浙江师范大学)的《"乡土德性"眷恋中的"现代性"探求》,则以《骆驼祥子》为参照,探讨老舍文化心态的二元性特征及其矛盾,指出老舍所提出的策略,并不是"退回"乡村,而是颠覆导致都市人性"异化"的阶级结构和制度机器,在都市中找回人性的乡土德性品格,这就是老舍的现代文化策略,也是他为什么虽然留英多年,却没有像其他留学英美国家回来的知识分子如胡适、梁实秋、徐志摩、林语堂那样,成为"绅士"派、"自由主义"阵营的一份子,而是成为一个"左翼"作家,并一直坚信自己所选择的文学道路。与《骆驼祥子》一样,《月牙儿》也是备受关注的文本。老舍一向称自己不擅描写女性,但是这部作品却写尽了旧社会女性的悲惨生活和悲剧命运,是老舍中篇小说的力作。李玲(中国老舍研究会副会长、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的《〈月牙儿〉二题》和马晖(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理事、甘肃联合大学副教授)的《男权社会中的女性生存》,都从性别学的角度对这部作品给出了精到的诠释。李文从母亲与女儿的形象所蕴涵的文化意味下笔,分析女性生存所面临的悖论状态。马文将《月牙儿》与《阳光》对比,认为《月牙儿》的主题并不完全反映贫穷对妇女的命运的改变,而是与《阳光》一样,意在揭示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生存困境。长期以来,人们始终认为《茶馆》有较强的政治色彩,是在批判旧社会,兼有对传统文化的凭吊,张宏图(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在《从〈茶馆〉看老舍的民族文化悲情》中提出,其实,老舍是以凭吊为主要目的,附会了一些政治目的。从作者的用意来说,是在凭吊满族衰落的历史,为传统文化的消失谱写挽歌,充分体现出老舍浓重的满族情结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诉求。《正红旗下》虽然只是没有完成的长篇巨著开篇,但是它所表现出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却赢得老舍研究界的广泛关注。赵志忠(中央民族大学教授)在有关《正红旗下》的论文中,认为老舍对于生他养他的民族倾注了全部热情。作品对八旗制度的思考,对外来文化的看法以及对新一代旗人形象二哥福海的塑造,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作者对自己民族命运的深刻反省,是老舍长篇小说《正红旗下》思想意义之所在。(《民族命运的深刻反省》)涉及这一话题的文章,还有魏古月(襄樊市第七中学)的《〈正红旗下〉独特的艺术魅力》,作者还只是一名高中生,算不上研究者,从她那有些稚嫩的文字中,可以看到青少年读者对老舍作品的理解,也依稀感受到老舍研究的未来。

  概观之,老舍研究在经过了1999年第二届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的辉煌成绩之后,曾经进入一个发展不够充分的低潮期。本次国际老舍学术研讨会的成果表明,老舍研究已经走出低谷,正积极健康地发展。与会人员提交的论文是一个证明。而更为明显的标志是,此次研讨会上,出现一些青年研究者,他们为老舍研究添加了新的生机和活力。或许,正是因为他们的参与,使得此次国际老舍研讨会涉及的话题宽泛,讨论的气氛热烈,对问题的论述有不乏新意。争鸣与共鸣同在,求同与存异共生。这是一次硕果累累的研讨会,一次名副其实的学术盛会。


 
上一篇:全国第五届暨首次国际老舍学术讨论会情况概述(中)
下一篇:中国老舍研究会第九届理事会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