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研究老舍 > 国内研究
魏韶华《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序
发表时间:2024-07-04     阅读次数:     字体:【


魏韶华《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序

--------------------------------------------------------------------------------

作者:吴小美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7年04月07日 www.laoshexue.com


  魏韶华从青岛打来电话,说他的新书稿《中国现代文学史论》即将由中国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并寄来全部书稿嘱我为之作序。作为他的老师,我为他取得的每一个成绩而感到高兴和欣慰。只是我向来不喜欢在别人出书之际说一些套话,可以我与魏韶华的特殊关系,此事是不能拒绝的。

  由于发稿在即,未及细读全部文稿,好在我与魏韶华有着20余年的师生之谊,且与之进行过长期而卓有成效的学术合作,对他的学术兴趣和专长并不陌生,书中的某些章节是我早就读过的,所以,还不至于无话可说。文稿的选题较为宽泛,是魏韶华多年精心研究的部分成果汇萃,从全书编排来看也是下过一番功夫的,有些是以前发表过的论文的修订稿,有些则是新写。应当说,许多方面均有新的学术拓展,细心的专家自会发现它的价值。

  记得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我们打开一本书,本想看见一位作者,却遇见一个人。”摆在我灯下的这部书稿无疑来自于“一位作者”的辛勤劳作,可我却从这些普通的字符中感受到“一个人”激情的投入以及从思辩中流露出的深深忧患。这里所表现出的正是别一种值得提倡的学术态度。

  丹麦思想家克尔开郭尔曾经说过一个这样的小寓言:

  一位思想家建立了一座庞大的建筑,一个体系,一个包容万有及世界历程等等一切的体系,然而,假如我们考察他的个人生活,会发现一个可怕而荒唐的事实:思想家本人并不居住在这座恢弘、高大的宫殿之中,而是住在旁边的马厩里,或者在一个狗窝里,或至多住在脚夫的草屋里。假如有人提醒他注意这个事实,他就会发怒。因为他并不惧怕生活在幻想之中,只要他能够完成这一体系——这也同样借助于幻想。

  在当今中国的人文学界包括现代文学研究界当中,这样的“学术制造家”也决不在少数。以人文学术论之,依此寓言可以将学人的生存方式和做学问的态度分为两种,一种是将学术对象知识化、客观化,一种则是将自己全部的生命激情熔铸到学术活动中去,有时甚至“连自己也燃烧在里面”(鲁迅语)。当然,这一分类只是为了描述的方便。魏韶华的上一部学术专著取书名为“‘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我以为意在彰显其独特的学术态度,即他从来不将他的研究对象视为与自己本己的生命存在毫无精神关联的客观知识对象,而是努力与之建立起“精神相遇”、“心灵对话”的关系。我同意李春林在评价他的另一部书时所说的话:即魏韶华作为一位研究者,他自身也已经燃烧在研究里面。正是激越的情感使研究者的慧眼格外明亮,烛照出以前别人所没有发现的东西。说实在话,我很欣赏和认同这样的学术态度,尤其是在学术工业时代人文学术丰富的人性内容和情感内容正在日趋式微的当下。我们与学术对象之间的关系决不是“我”与“它”的关系,而是“我”与“你”的关系(参见马丁·布伯《我与你》,陈维纲译,三联书店,1986年),是一种超越现实时空的另一种“交往”。不要忘记,我们总是带着自己的“先见”步入阐释过程,我们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与我们的研究对象发生“视界融合”。从这个意义上讲,在人文学术领域,所谓独断论的终极阐释和理解是不存在的,我们总是而且也只能走在趋近于研究对象的路上。我认为,魏韶华近几年来逐步形成的这一学术理路对于人文学术日趋模式化和非人性化的当下,有着特殊的意义和价值。录入本书中的部分论文在学理上或多有可商讨之余地,可是,文中所透漏出来的生命激情的感动却是充满魅力的,它是一个物化时代的精神花朵,有的单篇论文颇有些列夫·舍斯托夫式的颤栗与冲击力。

  翻看文稿,眼前晃动着的是一个黑而瘦的青年,这个青年就是20余年前的魏韶华。1984年在兰州大学中文系我参加了魏韶华的学士学位论文答辩,当时就是这个黑而瘦的青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记得他当时的论文题目是《论老舍的〈猫城记〉》,写了洋洋几万字,仅注释就有70余条,可见是一个好学善思的青年,对于思想与学术有着宗教徒般的激情。正是那篇论文使他留校做了我的助教,并开始在我的指导下接受更加严格的学术训练。在以后的学术研究中他越来越表现出严谨扎实、视野开阔和敢于提出新见等特点,并在以后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学术个性。后来他又调入青岛大学中文系任教,并于2000年考取复旦大学“二十世纪中国文学”方向博士研究生,师从朱文华教授,三年的刻苦攻读使他的学术视野和学术深度都有了一个大的推进。2004年他的博士学位论文《“林中路”上的精神相遇——鲁迅与克尔凯郭尔比较研究》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获得学术界的一致好评。

  如今,那个20多年前黑而瘦的青年已年届不惑,可从他近几年的成果、从他这部书稿均可以看出,他没有放弃自己的激情,他依然精心守护着自己的核心价值和精神原点而奋然前行于他所热爱的学术“林中路”上。

  作为在学术上“看着他长大”的老师,我怎能不为他取得的每一个进步而感到高兴和欣慰并且希望他不断奉献出更加具有学术原创性的成果呢?

2007年3月26日于北京


 
上一篇:石兴泽教授老舍研究:走出“作家论”
下一篇:曾广灿和老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