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研究老舍 > 海外研究
中山时子的10个“第一”
发表时间:2024-05-14     阅读次数:     字体:【

作者:舒乙

中山时子先生,日本著名汉学家、教育学家、老舍研究专家;2002年11月,获得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的“中日友好使者”的称号。该年她整80岁。在庆祝会上,我即席发言,一面为她祝寿,一面称赞她在中日文化交流上的贡献。

  不料,回国不久她就患上恶性淋巴肿瘤,此系她和她的朋友们万万没有想到的。因为,看上去她是那样精力充沛地充满了年轻人的朝气。后来听说她接受一种很昂贵的药物治疗后,病情稍缓。大家松了一口气。最近,中山先生连续给我写了两封信,说她已经出院;说被大夫告知病情有所“缓解”。她渴望长久地缓解痊愈。

  太好了!大家的祈祷真是灵验啊。

  中山先生说:“你那次在庆祝会上的讲话,使我回忆起许多往事。”她很感动,也很感谢,她希望我能写下来寄给她留作纪念。

  我很乐意。

  我捋了一下自己的思路,为中山先生总结出10个“第一”。

  第一、她是世界上第一个倡议创办老舍读书会的人。日本老舍读书会成立50多年了,令人惊讶和敬佩的是,这个读书会绝对地名副其实,每个星期都有活动,风雨无阻,雷打不动。每到星期天,人们从东京的四面八方聚拢一起,一字一句地,一本一本地读老舍先生的作品。中山时子先生亲自坐阵,有不懂之处,大家集体讨论,有时聘请中国老师讲解。读书会中有东京各个学校教中文的日本老师,也有普通日本老百姓,但都是标准的日本“老舍迷”。有的人居然跟着中山先生坚持了53年。一次,我问“眼下你们在读什么”,他们说在读《面子问题》,令我又是大吃一惊。即使在中国,眼下知道老舍这部作品的人也不很多,除老舍研究者外大概不会再有什么人去读《面子问题》的,这是老舍先生抗战时期创作的一部话剧剧本,曾上演过,反映还不错。能有眼力选择这个剧本来读,足见日本老舍读书会的实力和水平,真让人打心眼儿里佩服。2000年初,中山时子先生带团来到北京,在中国现代文学馆里隆重庆祝了日本老舍读书会创会50周年。

  第二、中山时子先生率先在世界上倡议建立老舍研究会。据我所知,目前世界上有4个较大的老舍研究会:日本老舍研究会,中国老舍研究会、北京市老舍研究会和欧洲老舍爱好者友人协会。其中以日本老舍研究会为最早。中国打倒“四人帮”不久,日本就开始酝酿成立日本老舍研究会,最早的倡议者便是中山时子先生和大阪的柴垣芳太郎先生。正是日本率先建立了老舍研究会,才导致中国老舍研究会的相继成立。日本老舍研究会成立以后,年年有年会,是坚持开展会务最好的研究会,有按期出版的《日本老舍研究会会刊》为证。

  第三、中山时子先生倡导出版了世界上第一套《老舍小说全集》,共10卷,是日文译本,由日本最大的文艺出版社“学研社”出版,基本包容了老舍先生的全部小说。当时,中山先生动员了她最优秀的学生,差不多都是日本各大学教授中文的中坚力量,包括像日下恒夫这样的实力派教授,投入到这个《全集》的翻译、编辑和出版工作中来,夜以继日地突击。这个《全集》还有详细的注释和导读分析,是一部设计非常讲究的版本。《全集》首发时,中山时子先生还盛情邀请老舍夫人胡洁青访问日本并出席隆重的首发式,一时间成为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盛事。

  第四、中山时子先生主编、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老舍事典》。日本《老舍事典》是一部大型词典类工具书,分类详尽,将老舍著作中的用词按地理、民俗、美食、语言等篇目分类,词条列举数量很大,对介绍和理解老舍先生的作品起着重要的参考和传播作用。

  第五、中山时子先生数次率团按老舍先生的足迹实地考察,走遍北京、济南、青岛、武汉、重庆等地,走到哪儿拍摄到哪儿,尽量保存还能找到的老舍旧居的身影,出版了厚厚的照片集,分送各大学术机构备案,这在世界上也是首次。

  第六、中山时子先生率先推出以“祥子之旅”为名的文化旅游项目。老舍的《骆驼祥子》中使用大量北京的真实地名,中山时子先生突发妙想,何不沿这些地名和路线走一走。一举两得!一是证明老舍先生用真实地名写作是一件多么奇特的文学现象和文学主张;二是推出一种独特的文化旅游项目。报名参加该活动的日本人居然很多,一时间成为一种非常高雅的旅游项目,备受日本旅游者青睐。

  第七、中山时子先生连续7次率日本老舍研究会代表团参加中国老舍研究会的学术年会,一次不落,由于日本方面参会人员众多,这种学术年会逐渐变成国际性学术会议,使同类作家研究学会的同行们羡慕不已,传为美谈。

  第八、中山时子先生在日本学术界发起募捐活动,积巨资帮助北京修缮“老舍故居”。“北京老舍纪念馆”于1999年老舍先生诞辰百年纪念日正式落成,其落成和中山时子先生发起的善举密不可分。

  第九、中山时子先生是个美食家,对中国各大菜系颇有研究,出版有此方面的专著,在日本组织过“食文化”国际专业会议。我和母亲、姐妹们有幸在家里请她品尝过各式北京小吃,陪她去过许多北京著名的老字号饭馆,也出席过她组织的美食专题学术研讨会,深知她是将文学与美食联系在一起研究的先行者。中山时子先生早年留学北京大学,能说一口流利的北京话,爱吃中国的咸鸭蛋,还十分眷恋北京的炒麻豆腐,遇见豆汁儿,能喝三大碗,老了老了,还奉行那句台词儿:“要是有炸酱面,还能吃两大碗。”如此的北京情结,难怪她会热衷于研究老舍著作,成为一位举世无双的“老舍迷”。

  第十、中山时子先生是位资深教授,桃李满天下。许多与中国打交道的日本外交官都出自她的门下,她是一位名副其实的“祖师奶奶”辈的大人物。以上提到的诸事,无一事仅局限于她一人去做,总是以她为核心,团结大家共同完成的,不动则已,一动就是一帮、一伙、一群,且老、中、青都有,声势浩大,后继有人。这个特点,也是中山时子先生所特有的。因此,她组办的每次活动都很轰动,很有影响。

  中山时子先生是个地道的大好人,我为她总结的十个“第一”,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点。

  她是中国人民的好朋友,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授予她“中日友好使者”光荣称号,对她来说的确当之无愧。

  愿这样难得的好朋友早日康复!

  我们想念您,祝您硬硬朗朗的,中山时子先生。

 
上一篇:永恒的富矿——纪念老舍逝世三十七周年
下一篇:论巴迪先生近年来的"老舍研究"——老舍先生百年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