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民》(《文博士》)应是未完成之作——兼论此作究竟有没有“初版”?
--------------------------------------------------------------------------------
作者:史承钧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7年09月08日 www.laoshexue.com
老舍的《选民》,最初连载于《论语》半月刊第98期(1936年10月16期出版)至第115期(1937年7月1日出版),共十六章,约6万5千字。后来,有个"香港作者书社"将它集为单行本,取名《文博士》出版(现在能见到的版本底页署:"民29年11月初版、民29年12月再版、民30年1月上旬三版。"参见《附录》),前面还加了一篇《序》。接着,1941年5月,伪满"振兴排印局"也排印了一次。1982年5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老舍文集》第三卷,也以《文博士》为名,将其收入其中。这样《选民》就改名《文博士》,以一本完整著作的面貌出现在读者面前了。
然而,仔细研究,它却是一部未能完成的作品。这在老舍创作中,是一大憾事。
一 它的《序》是伪造的
笔者认定它是未完成之作,最初只是阅读后的直感。后来,从对《文博士· 序》的考证开始,才逐步得到确证。
这篇《序》,最后署的是"1940·12·5,老舍于滇上"。时间、地点首先就不对。因为老舍当时不在"滇上"而在重庆。老舍在第二年(1941年)8月26日至11月26日曾赴昆明讲学。但那时《文博士》已出过"第三版"了。同时,这篇《序》的文字几乎全部出自老舍三十年代写的《〈牛天赐传〉广告》,只改动了几个字。如改"《论语》编辑部"为"作者书社出版部",改"上海"为"香港",改"暑假"为"寒假"等。由于把三十年代的文字搬至四十年代,它的内容和老舍的实际生活就大相径庭,牛头不对马嘴了。这肯定不是出自老舍手笔而是伪造。而且作伪者也不顾世事变化,想当然地揣测老舍在昆明任教(那儿有西南联大),因而闹出了笑话,露出了马脚。
关于这篇《序》,笔者曾撰有专文《〈文博士· 序〉非老舍作品》,刊在《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85年第1期,请读者参看,这里就不赘述了。
二 它似乎被作者"遗忘"了
老舍是个坦诚的人。他对于自己的生活和创作情况从不隐讳,而常常直率地写在文章和书信中。《论语》编者就曾称老舍的来信"惯常是爽快的口供"①。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在他谈及自己的生活和创作的文章中,都从未提到过《文博士》(或《选民》)。它似乎已被作者遗忘了。
老舍写过一系列《我怎样写×××》之类的文章。解放前从《老张的哲学》开始,几乎每一部成书的作品都有一篇。唯独没有《我怎样写〈文博士〉(或〈选民〉)》。这不符合惯例,也不像是偶然的疏忽。老舍也写过不少回顾、总结自己创作情况的文章。1943年,他在《成绩欠佳,收入更欠佳》一文中,开头便说:"我虽已写作十七、八年之久,可是不过才出了二十本书",下面便开列了这二十本书的篇目,包括了他所著的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集、剧本、长诗和鼓词、旧剧,其中把被"一·二八"日本侵略者的毒火烧毁了的《大明湖》也列在其中了。但就是没有出版才两年的《文博士》(《选民》)。1944年,文艺界隆重纪念老舍先生创作生活二十年,老舍自己在《习作二十年》一文中,再次总结了自己的创作成绩。其中写到:"《大明湖》之后,我写了四部长篇——《猫城记》、《离婚》、《牛天赐传》与《骆驼祥子》。"同样只字未提《文博士》(《选民》)。在老舍的其他文章中,也没有一篇提到过写作《选民》或出版《文博士》的事。这看来也不是无意的疏忽或遗漏。以上这些只能说明,老舍是将它和《蜕》那样未完成的作品归成一类,看作"未成品",认为不值得再提,也不再列入自己的创作成绩之中了。同时,他也可能并不知道或不承认有出《文博士》这回事。
三 它的故事并没有写完
当然,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是否完成了自己的创作,作品本身是个最好的证明。
我们仔细研读《选民》(《文博士》),就可以发现,它的故事并没有写完,情节是不完整的,人物塑造是未完成的。
《选民》写的是一个心术不正、怀有野心的留学美国后回国的哲学博士文志强。他回国之后,半年没有找到满意的工作,又不甘心当教员。经过观察研究,他认为自己的不如意是由于没有加入团体或党系的缘故,决心"打进去",一步步实现跻身上层社会的野心。这样,他投奔了有钱有势又有政治野心的焦委员。而焦委员给他指的路,便是去与富商联姻,依靠他们的钱财向上爬。这样,他被派往济南去开创自己的"事业"。情节正是从这里开始的。到了济南,他找到了"齐鲁文化协会"的唐先生,以唐先生作跳板,他进入了正在择婿的富商杨家。在杨家,他忍受了难堪的屈辱与别扭,陪着老太太、太太、小姐们打牌、抽大烟,并博取杨家待字的六姑娘丽琳的欢心。而丽琳也正需要一个有"博士"头衔的男人。文博士明知丽琳卑贱,还是假装爱她,决心卖身给她,好让她"带来金钱和势力"。果然,通过唐先生四处为他(其实是为了一起提拔自己的儿子)奔走、吹嘘,最后又由丽琳的大姐夫商会会长卢平福向路过济南的焦委员说项,他当上了"专门调查与削减过激思想和人物"的"明导会"的专员。一爬上这一位置,他便撕毁协议,一脚踢开了唐先生之子唐建华,背叛了曾给他很大帮助的唐先生,又耍威风辞退了文化协会所用的工友老楚,并且开始设法控制摆布上面的委员们,又挖空心思去排挤同在一处的其他团体,计划着继续向上钻营。然而,小说到此就没有下文了。
从婚姻上说,文博士虽然获得丽琳的青睐,但尚未成亲:而且婚后他能否驾驭那个连唐先生都不敢娶作媳妇的娇惯任性的丽琳还是个问题。从向上爬的"事业"上说,文博士不过做了个小小特务组织的"专员",刚刚有了一个立足点,离他"打入社会的最上层去"的目标还远着呢。从人际关系上说,他过河拆桥,首先撇开了帮他在济南扎下根的唐先生,得罪了这个老练圆滑的地头蛇式的人物;他去拜访"明导会"的委员们,想去巴结他们,却又在他们面前傲气十足,被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他千方百计要想排斥在一处的其他团体,可是却未弄清楚它们的靠山,触恼有势者在所难免……这些都说明:文博士虽然得意于一时,但危机四伏,困难重重,"好戏"还在后头呢!然而这么多情节线都未能展开,小说却嘎然中止了。老舍当时便被誉为"当代小说家中最会说故事,而懂得故事的人"②,是向来重视故事情节的生动和完整的。《选民》情节中断,故事有头无尾,除了小说没有写完,是没有别的解释的。
四 它的人物形象也未最后完成
情节是性格的历史。没有生动丰富的情节,就无法塑造出复杂丰满的人物。情节的不完整,也会影响形象的最后完成。《选民》看来就是如此。这也说明了它只是个"半成品"。
《选民》的主人公文博士,是中国封建主义与外国资本主义的混血儿,半殖民地半封建文化的特殊产物。他受过美国资本主义文化的熏陶,骨子里却埋藏着封建主义的幽魂。正是鲁迅所说的"学了外国本领,保存中国旧习","本领要新,思想要旧"①的人物。他是带着封建科举"中状元"的心态出国留学的。他说:"想当初,一个寒士中了状元,马上妻财位禄一概俱全。咱们就是当代的状元,地位,事业,都给咱们留着呢;就是那有女儿的富家也应当连人带钱双手捧过来!"回国之后,就想得到"最高的地位与待遇"。他学得外国学问,并不是要报效祖国,而只是要把它和本国旧学一起改造得适合自己的需要。他是个洋奴,处处觉得外国好,甚至不把自己算在"中国人"里面,稍不如意,便在心中痛骂"你们中国人""你们中国人"如何如何。可是他却偏要在中国这块土地上钻营。他常常标榜美国的规矩和方法,可是却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特有的关系网、裙带风,靠金钱和权势向上爬……老舍正是抓住这些特点,来塑造这个人物的。然而还只落下了最初的生动几笔,勾了一个鲜明的轮廓,还来不及精雕细刻,充分展示,便忽然住手了。形象未能最后完成。这和同期写作、写法上有许多共同之处的《骆驼祥子》相比就更清楚了:两部都注重心理刻画,对主人公心理解剖较多,但《骆驼祥子》对祥子从朴实、要强到失意、堕落的"心灵历程"写得十分清楚;《选民》对文博士的贪欲和愤慨,为了向上爬而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只爬上了第一级便开始得意忘形的心理有所描写,但以后的"心灵历程"还有待揭示。两部作品都采用线索单纯的叙述结构,一支笔始终围绕着主人公。但《骆驼祥子》写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与两性关系的纠葛扭结在一起,一直写到他被摘去了"心",等待灭亡,情节生动,故事完整,主人公的结局交代得清清楚楚;而《选民》只写了文博士钻营的第一次成功,情节尚嫌不够丰富,故事也未完成,未能像老舍一贯的作风那样"写到底",把人物的结局交代清楚。因此,祥子是充分典型化了的,而文博士虽有极大的典型性,但未成为完整的典型。至于文博士周围的人物,无论是与之勾心斗角、相互利用的唐先生,还是作为他的陪衬的丽琳,以及作为他的对立面、为作者肯定的唐振华,性格都未充分展示。虽然这些人物一出场便见光彩,但毕竟不够丰满。这不是老舍才力不够、构思疏忽,实在是没有写完。
五 一些值得注意的原因
《选民》是作为《论语》"第五周年开始"的一个"纪念的动作",由编者邵洵美特邀老舍创作的③。从《论语》第98期至第115期,除第110期、113期外,每期载一章,但115期载完第十六章便没有继续下去。这不符合《论语》连载长篇的惯例和老舍的写作习惯。为了连载,老舍往往与编辑约定,整整齐齐写成二十四章,十余万字,以供一年载完、并出单行本。在这之前的《牛天赐传》是如此,与此同时给《宇宙风》的《骆驼祥子》也是如此。因此可以设想:《选民》是边写边寄稿的,有时偶而来不及便缺一期。抗战爆发之前,老舍未能把它像《骆驼祥子》一样写完全稿寄出。抗战爆发,《论语》便停刊了(出至第117期,1937年8月1日)。这时老舍的境遇也起了极大的变化,先是举家从青岛搬回济南(其间又适逢第三个孩子出世),后来又只身赴武汉,为抗战文艺尽力,自然没有时间和心绪把《选民》续下去了。抗战胜利,《论语》复刊(1946年12月1日出了"复刊号"第118期),这时老舍已在国外,也没有再把《选民》续下去。
以上可能是主要原因,不过,也不能排除有另外的因素:老舍对《论语》编者的不满。《论语》第112期《编读随笔》(邵洵美写)以"老舍的口供"作提示说到,老舍在1937年5月初曾给编者一封信,"说起他辞去教职,从事著述以后的生活状况及写作态度","同时又附了一篇曾在此年发表过的文章,也是一篇口供,我们当在下一期本刊上把它转载一下。"可是第113期却并未将信和文章刊出。第114期《编读随笔》(林达祖代编)提到"老舍的文章",说"但洵美话说过就忘掉了","他生性健忘,究竟那篇文章被他放在什么地方,恐他再也想不起来了"。因此不了了之。加上第112期邵洵美转述老舍的信时,又把老舍的"饿死事大,文章事小"一语误为"文章事大,饿死事小",误解了老舍的意思。这些也可能引起老舍的不满,因而不再继续寄稿。自然,这只是揣测了。但无论如何,《选民》未能写完,留下了极大的遗憾。
六 一个极大的遗憾
在老舍的创作中,最大的遗憾是《正红旗下》这部酝酿几十年的巨作未能最后完成,成为"千古遗恨"(冰心语)④,而《选民》未能完成,也是一大遗憾。
人们往往把老舍看作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批判者,认为他熟悉的、擅长描写的是城市中下层的三教九流,这诚然是不错的。但是,老舍更熟悉和了解的,还应说是知识分子。他的职务使他"老在知识分子的圈子里转"⑤,他自己就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典型。他也应是一个中国知识分子的表现者和批判者。从他的作品中,可以找出一系列知识分子的形象:如小学毕业的知识青年王德、李应(《老张的哲学》),大学生赵子曰、李景纯(《赵子曰》),中年职员张大哥、老李(《离婚》),旧式文人王举人(《火葬》)、钱默吟(《四世同堂》),中学教师祁瑞宣(《四世同堂》),大学教授张教授(《赵子曰》)、曹先生(《骆驼祥子》),作家孟良(《鼓书艺人》),留学归国的专家王明远(《铁年与病鸭》)、尤大兴(《不成问题的问题》),等等。《选民》是他唯一以留学归来的博士为主人公的长篇小说。文博士的形象,早在一些短篇小说中就有影子,如《铁牛与病鸭》中的李文,《牺牲》中的毛博士,《东西》中的郝鸣凤与鹿书香等等。可见他对这类人物是很熟悉的。而且在《选民》中,他的"老舍式"的叙述方式,深入的心理分析和纯熟的语言艺术,他的幽默才能,也显露得十分鲜明。这说明它也是老舍得心应手之作。如果说《骆驼祥子》是老舍"作职业写家的第一炮"⑥那么《选民》可说是第二炮。可以设想,如果《选民》能完成,那么老舍将留给我们一本描写知识分子的杰作,为新文学提供一个我国知识分子"负面"的形象。对老舍创作来说,它将可与写劳动者的《骆驼祥子》媲美;对三、四十年代的文坛来说,描写这类知识分子的作品,也许就不会让《围城》(钱钟书)专美于后了。这实在是令人遗憾的。
注释:
① 《论语》第112期,《编读随笔》。
② 常凤:《论老舍的〈离婚〉》,《大公报》1934年9月14日。
③ 见《论语》第97期《编读随笔》。
④ 《渎老舍遗著〈正红旗下〉》,《民族团结》1979年第3期。
⑤ 《老舍选集·自序》,开明书店1951年8月版。
⑥ 老舍:《我怎样写〈骆驼祥子〉》,《老舍论创作》,上海文艺出版社1980年版。
附录:
《文博士》究竟有没有"初版"?
笔者在《〈文博士·序〉非老舍作品一文中》,曾论及"作者书社"出版的《文博士》中的《序》是伪作,这本书也应属盗版。但是,除了它的"三版"(1941年1月上旬出版)外,一直未能见到它的初版、再版(据三版底页,应分别在1940年11月、1940年12月出版)。为此,我曾努力寻找,上海、北京、重庆都找过,也请教过许多老舍研究的同行们,但始终未见到。那么,老舍本人也只见过这个版本了。这除了再次证明老舍未同意"作者书社"出《文博士》,也未给它写《序》外,也令人发生进一步的疑问:它到底有没有出过"初版"和"再版"?
查阅北京图书馆书目编辑组编的《中国现代作家著译书目》(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版),其中老舍项下《文博士》只有振兴排印局1941年6月初版,未见"作者书社"版本。重庆图书馆编印的《抗战时期出版图书目录》(1937-1945)第一辑(1957年10月出版)、第二辑(1958年10月出版)厚厚两大册,根本就未列入《文博士》这本书。而这两本有关的《书目》,是有一定的权威性的。可见,"作者书社"出的《文博士》,流传是不广的。因此不但全国最大、藏书最丰的北京图书馆书目编辑组的同志未能见到,连专收抗战时期出版的图书目录,走遍了"重庆、上海、汉口、长沙、昆明……"等地找遍"中文图书及部分图书目录和图书出版消息"的重庆图书馆有关同志,也未能见到。如果说,它在1940年11月至1941年1月三个月内就连出了三版,那这种情况是很难发生的。
还有,按常规,《序》总是从初版起就有的,否则就题为《X版序》了。《文博士·序》应该在答应约稿,小说还未写出时便产生了。因为其中说到"只能写小说","题目决定为《文博士》。是什么呢?不能说……。内容?还是不能说,没想出来呢,……"。那么它应出现在初版就是必然的了。但是它后面署的写作日期却是"1940·12·5"。12月写的《序》如果出现在11月的初版,岂不是开历史的玩笑?放在当月的"再版"上也未必来得及。因此可以推定:它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初版"、"再版","三版"其实就是它的"初版"。三个月内出了三版云云,不过是一种商业性广告手段,以证明其畅销来招徕顾客罢了。只是在《序》上出现了漏洞——伪造的东西总不免是这样的。
见闻有限,推论是否妥当,请识者指正。
原载《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1991年第3期。转载前作者曾校读,改正了一些误植(如"把老舍的'饿死事大,文章事小'一语误为'文章事大,饿死事小'"句)。令人遗憾的是:1999年出版的《老舍全集》仍然把《文博士》作为完整作品收入第3卷,并收入了伪作《序》。
】,【图片:】,【附件名称:】,【附件文件:】
【AID:353】,【分类:论著辑览】,【标题:《正红旗下》中的地理环境】,【摘要:《正红旗下》中的地理环境 -------------------------------------------------------------------------------- 作者:舒乙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3日 www.laoshexue.com 长篇小说《 ...】,【作者:】,【内容:
《正红旗下》中的地理环境
--------------------------------------------------------------------------------
作者:舒乙 来源:www.laoshexue.com 发布时间:2008年10月13日 www.laoshexue.com
长篇小说《正红旗下》中一共涉及三十多处地名。应该说,这是一个比较大的数字,需要加以介绍和分析,并从中找出一些有共性的东西。
一.“她要买两条丰台暧洞子生产的碧绿的,尖上还带着一点黄花的王瓜,摆在关公面前”。“丰台暧洞子”是指在北京市西南郊外的丰台区里有一处叫黄土岗樊家村的地方,建有许多暧洞温室,种植高档蔬菜和花卉,专门常年四季向城里供应蔬菜和花卉,尤以冬天生产新鲜的黄瓜而有名。
二.“她要买些小蒲包装着的,头一批成熟的十三陵大樱桃,陈列在供桌上”。北京市正北稍偏西的方向,有昌平区,有明代皇陵十三座,其周边的农村盛产大樱桃。
三.“在白麻雀的声誉刚刚传遍九城的大茶馆之际,也不知道怎么就病故了”。“九城”是泛指北京城。明代所建的北京内城有九座城门,逆时针计有正阳、崇文、朝阳、东直、安定、德胜、西直、阜城、宣武。
四.“到天泰轩叫一个干炸丸子、一卖木樨肉、一中碗酸辣汤,多加胡椒面和香菜,就行啦!就这么办吧!”“天泰轩”是北京的一座大茶馆,具体位置在新街口南大街,护国寺街南边,路西,后改为大饭馆,1949年后其址改作“峰原药店”,二层楼,现已被拆除。
五.“在我降生的时候,父亲正在皇城的什么角落值班”。“皇城”是指皇宫紫禁城之外的第二层城墙,正好界于紫禁城城墙和北京市城墙之间。现在东、西皇城墙只存名字,如“西皇城根”、“东皇城根”,而墙体已拆除,南皇城墙在东西长安街北侧,尚存,北皇城也已不存在,其位在今北海公园北墙一线。过去,皇城之内是禁区,百姓是不可以进入的,必要时需要绕行。
六.“她三天前就在英兰斋滿汉饽饽舖买了几块真正的关东糖”。“英兰斋滿汉饽饽舖”在护国寺街西口斜对面,今新街口南大街甲139号,路西,尚存在,仍是糕点食品店,但早已改名“桂香村”。
七.“大姐婆家离我家不远,只有一里多地”。大姐婆家在新街口南大街的正西边,在南草场胡同东侧的大乘胡同里,距老舍家只有几百米。
八.“我们与较大的舖户,如绸缎庄、首饰楼、同仁堂老药舖等等都没有什么贸易关系”。“同仁堂老药舖”总店在前门外大栅栏胡同里,路南,现仍是最大最老的老字号中药店。
九.“姑母经常出门:去玩牌、逛护国寺、串亲戚……非常活跃”。“护国寺”正门在小羊圈胡同(今小杨家胡同)南边的护国寺街上,由小羊圈向北向东,经过大羊圈胡同(今大杨家胡同)可通到护国寺西墙外的西廊下胡同(今护国寺西巷)。护国寺建于元代,是北京城内最大最繁华的寺庙之一,每月逢七、八两日有庙会,游人甚多,今为北京市钟表眼睛公司所占。
十.“我家离衙门并不很远,母亲可还是显出紧张,好像在到海南岛去似的”。“衙门”是指正红旗滿州都统署,位于阜成门的锦石坊街,距离小羊圈胡同不到两公里。正红旗的满族人指定要住在阜成门一带。
十一.“见着便宜坊的王掌柜,不准再拉你的骆驼:告诉他,你是大姑娘啦!”“便宜坊”是北京的老字号饭馆,属鲁菜系,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现仍存在,有许多分号,过去以买酱肉熏鱼等有名,现是闷炉烤鸭店,《正红旗下》中写“的便宜坊”位于今新街口南大街46号,路东,房子还在,但已改为“泰夫人影楼”,现便宜坊总店位于崇文门。
十二.“我三舅有五个儿子……他们住在郊外,山高皇帝远”。老舍母亲有三个兄弟和五个姐妹,她是第三个女儿。大舅有一个儿子,叫马海亭,这个人作为模特原型多次出现在老舍小说中,如福海二哥。二舅无后。三舅有五个儿子,分别叫马会全、马敬庭、马增全、×××、马景全。他们是农民,住在德胜门外“蓟门烟树”附近,那里过去叫“黄亭子”。老舍幼年常随母亲回姥姥家,和这些表兄很熟。
十三.“怪不得英法联军直入公堂地打进北京,烧了圆明园!”“圆明园”遗址在今海淀区北京大学北边。
十四.“于是就一同到天泰轩去,要了一斤半柳泉居自制的黄酒,几个小烧,吃喝得相当满意”。“柳泉居”是个老字号酒舖,过去专做黄酒,后改为饭馆。原在新街口南大街,护国寺街南边,路东,其址曾改为储蓄所,“柳泉居”迁至路西,门面较大,一直存在,最近,才被拆除,尚不知要迁往何处。
十五.“在元宵节晚上,她居然主动带着二姐去看灯,并且到后门西边的城隍庙观赏五官往外冒火的判官儿”。“城隍庙”北京有许多座,这座位于地安门西边。
十六.“在财神庙……在白云观…在厂甸……在大钟寺……“这几处都是北京有名的景点、道观、寺庙和游玩处,其中”白云观“至今还是北京最大的道观,在西城区南端西便门外;“厂甸”在今宣武区南新华街上,是临时性的游乐场所;“大钟寺”在海淀区三环西路北侧,距“蓟门烟树”很近。这四处都是春节时北京庙会的所在地,有表演,有小吃,有集市,游人如织,热闹非凡。
十七.“他连着三晚上去看东单西四鼓楼前的……灯;并赶到内务府大臣的门外,去欣赏燃放花盆……”。“东单”是指东单牌楼,“西四”是指“西四牌楼”,“鼓楼”是地安门外的鼓楼,都是北京最繁华的商业区。“内务府大臣的门外”是指恭王府门口,在什刹海西侧,曾是乾隆时内务府大臣各和坤的官坻,清末为军机大巨恭王奕?的王府。
十八.“大舅与大姐公公也轻易不到牛奶舖里去”。“牛奶舖”并非专指某一家,满族人、蒙古人有喝牛奶的习惯,故北京城内有一些专买牛奶的舖店,他们卖牛奶、奶酪、酪干等,现在也还有个别这样的店存在。
十九.“母亲只好去买些杨村糕干,糊住我的小嘴”。“杨村”是位于天津、北京之间的一个小镇,以产代替母乳的婴儿糕干粉而闻名。
二十.“他们走得飞快,不大一会儿就到了积水滩”。“积水滩”,又称“积水潭”,又称“西海”,位于德胜门内,距小羊圈胡同不远,是老舍先生最喜爱的地方。
二十一.“十成指了指德胜门的城楼……”。“德胜门的城楼”位于北京城的西北方向,除正阳门外,是目前仅存的九城中的一个,有城楼和箭楼,过去出兵打仗,军队凯旋归来时由此门入城。
二十二.“多老大接着说:‘在法国府……’”。“法国府”指法国驻华大使馆,过去在东交民巷中段,路北,目前房子还存在,改为官坻,大使馆另有新址。
二十三.“教堂里还有位中国牧师……”。“教堂”是指西直门天主教堂,在西直门内大街139号,仍然存在,是北京城内四大天主教堂之一,称为“西堂”。
二十四.“……假若听说天德堂的万应锭这几天缺货……”。“天德堂”为北京城里的大药舖之一,现不存在。
二十五.“定宅门外已经有好几辆很讲究的轿车……”。“定宅”是小说中定大爷的宅子,其原型是刘寿绵的宅子。刘是老舍先生的恩人,在西直门内大街上有祖产,如把他的房子连成一线,能占半条大街。刘园寂后,老舍先生曾撰写《宗月大师》一文悼念他。宅子现在门牌是西直门内大街89号,已为民宅,但破坏严重,面目全非,其格局只能由《正红旗下》的描写中读到。其对面,马路南侧西内大街58号,原是刘宅马厩,后改为京师儿童图书馆,老舍先生辞去北郊劝学员一职前后,曾在此短期住过。
二十六.“珍秀斋刚送来,要八十两,还没给价儿”。“珍秀斋”是琉璃厂的古玩店。
二十七.“……用的是景德镇细磁盖碗……”。“景德镇”是江西产磁重镇,有官窑,有民窑,其艺术磁和民用磁畅销海内外。
二十八.“……会晒着由福建运来的水仙”。水仙花产于福建省漳州地区,行销全国。
二十九.“老王掌柜是胶东人”。“胶东”是指山东省的东部,一般以胶莱河分界,河东称为胶东,包括莱州、龙口、蓬莱、烟台、威海、登州,莱阳、莱西、平度、乳山、海阳、胶州、即墨、青岛。
三十.“小山上长滿了小树和杂花,最高的地方有个茅亭……可以看到青青的西山与北山”。“西山”“北山”是北京城西边和北边的远山,称为“西山”和“北山”,是燕山山脉的余脉。
通过上面的介绍和分析可以找出以下四个有共性的结论:
一.老舍小说中的地理环境完全是真实的,都是可以在实地找到的,并非杜撰的。故事、人物都可以是作者创作的,但情节发展依托的地理环境却是真实的,这是老舍文学的一大特点,在《正红旗下》中也得到了生动的体现;
二.小说《正红旗下》中所有重要的地点都集中在北京西直门和阜成门之间,恰是满族正红旗的所辖地。老舍先生的父母都是正红旗的旗人,老舍幼年和青少年时就生活在这里。这儿是他的摇篮,日后也成了他笔下人物的活动场所。儿时的记忆不可磨灭,记忆往往是亲切的,而亲切则往往能产生伟大的作品;
三.作家写熟悉的东西往往特别得心应手,容易获得成功,《正红旗下》由人物到地点都是老舍先生最熟悉的,他把他们在脑海中记了一辈子,到晚年终于搬到了纸上,成了一部炉火纯青的代表作;
四.小说的成功往往在细节上,细节上越特别、越细致、越具体就越抓人,这也是写实主义的进步和特长,《正红旗下》在细节上的讲究正好印证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