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首页 > 了解老舍 > 忆念老舍
《〈见证·亲历:老舍词典〉第四集 杰作·困惑·死亡》解说词
发表时间:2024-05-14     阅读次数:

作者:王强 来源:www.cctv.com 发布时间:2006年08月23日 www.laoshexue.com

  电影《茶馆》片断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茶馆》和《正红旗下》是老舍后半生留给后世的两部不朽的杰作。《正红旗下》这个没有写完的长篇小说实际上是一部艺术巨制的一个开头。

  同期:老舍之子 舒乙




  老舍先生去世前三天,和我们孩子们有一次非常严肃的谈话。他说,又要死人了,特别是刚烈而清白的人。这次谈话过了三天,他遭到了红卫兵的毒打,第二天他自己投水自尽。

  同期: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在十余年的时间里,我采访了二十几位历史的亲历者、见证人或目击者,他们几乎在每一个历史的细节上,都有着这不同的叙述,而这不同的历史文本的叙事又都导出了不同的分析和结论。今天看来,老舍之死不仅仅没有变得清晰,反而更加支离破碎和扑朔迷离了。那么至少对我来说,老舍之死似乎永远是一个无法解开的谜.。

  字幕:老舍的最后十年,是难以讲述的。复杂的环境,动荡的文坛,矛盾的心理,成为还原老舍晚年经历的无形屏障。以下记录的,只能是一些历史的“碎片”。

  解说:1954年9月,我国第一部宪法经过审议后正式颁布。老舍仍然按照配合政治宣传的思维定势,希望创作一部说明新宪法得来不易的话剧,用来教育青少年。当他把这部剧本交给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征求院长曹禺、导演焦菊隐等人的意见时,他得到了一个异乎寻常的启发。

  同期:老舍之子 舒乙

  这个是一个四幕六场的话剧,其中第一幕的第二场是在一个老的大茶馆里发生的事情。当他朗诵给北京人艺的导演、院长和演员听了之后,院长、导演和演员一致向他建议,说老舍先生,您就把这个第一幕的第二场茶馆戏发展成一个独立的以茶馆为背景的戏,好不好?

  解说:听到这个建议,老舍异常兴奋,他当即拍板:3个月后给你们交剧本!3个月以后,《茶馆》问世了。

  当戏剧大师曹禺在追述自己读《茶馆》第一幕时,他这样说道,“我的心怦怦然,几乎跳出来。我处在一种狂喜之中,这正是我一旦读到了好作品的心情。”

  解说:在后来的创作体会中,老舍这样写道:我“不十分懂政治。我只认识一些小人物”。“我要是把他们集合到一个茶馆里,用他们生活上的变迁反映社会的变迁,不就侧面地透露出一些政治的消息吗?”此时老舍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认识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他已经能够成熟的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观点,发掘历史现象背后的客观规律了。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在《茶馆》中,老舍充分调动了他对于旧中国社会,尤其是北平下层社会的缜密的观察,他利用“一个大茶馆就是一个小社会”这样一种巧妙的构思,把三教九流几十个人物挥来使去。让他们分别表现,一是清代末年光绪年间,第二是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第三是国民党统治时期,这样三个历史时期的横断面。拿这三个横断面拼接在一起,从而表现了整个中国社会半个多世纪的社会变迁。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茶馆》这部话剧冲破了话剧写作中,往往是写叙事剧这样一种老套子。它没有设置前后统一的矛盾冲突,也没有连接前后一致的情节安排,而是通过一些小人物的故事、小单元的情节,去把它们拼接在一起,从而形成了对于三个历史时期的一个总体画面。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老舍避开了自己不太懂得政治斗争这样一个弱点,而从自己所擅长的文化解剖的角度,去描写一系列的怪诞的人生、丑陋的世风,从而来揭示社会的荒唐和黑暗。




老舍在写作

  解说:话剧《茶馆》的问世,有着特殊的时代背景。1956年,共和国基本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党的工作重心转向稳定的经济文化建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使文学艺术界出现了一段比较宽松的创作环境。就是在这种氛围中,老舍的《茶馆》不失时机的应运而生了。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在《茶馆》首轮上演之后,有人非常好心地来建议老舍,不如就以康顺子的遭遇和康大立参加革命作为主线,来重新改写这部剧作。老舍非常感谢大家的建议,同时他也声明,自己很难这样做。他说,如果那样去写,自己想要葬送三个历史时期的这样一种写作目的就难以达到了。他进一步解释说,抱住一件事情去发展,那么这样一个茶馆恐怕还没有被别人霸占,就早已经垮台了。

  同期:著名话剧演员 于是之




  1958年7月,文化部有一个领导就到我们剧院去了,对我们加以批评,说我们政治挂帅帅位挂得不稳,最后就把《茶馆》枪毙了。有一次,周总理到我们这里看另外一个戏。他看完戏照例要到台上来,看望我们一下,谈谈天。在这个时候,他跟我们少数几个人说,《茶馆》再改一改,还是可以演的。说的声音不大,但是我们都明白,要没有总理说的这句话,《茶馆》这个戏根本就没了。

  解说:老舍是满族人,但是在1949年以前,他却从未在自己的作品中注明其中人物的满族身份,甚至在公开场合也尽力回避自己的满族族籍。这种现象的背后,隐藏着深刻的历史原因。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社会进步,它推翻了几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由于后来的统治者推行了一种大汉族主义的民族政策。满族人在这个过程中,反倒不断地受到歧视受到侮辱嘲弄,反满排满的这种情绪风行于世。许多满族人为了逃避自己命运的这种苦难,不得不变着法儿地去隐名埋姓,或者是隐瞒自己的族籍。老舍先生也只好在自己的创作中间,像他们的许多同胞在现实生活中所做的那样,隐瞒下来他所写的这样一些人物的民族族籍。




毛主席和老舍

  解说:新中国成立以后,在陪同周恩来总理接见外宾时,周总理常常这样向客人介绍:老舍先生是“满族的杰出人物”。毛泽东主席也曾经对老舍先生说,满族是了不起的民族,并且对康熙皇帝赞许备至。这一切都激发了老舍直接以满族为创作题材的强烈欲望。

  同期:老舍之子 舒乙

  他非常喜欢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就是大小民族一律平等。他正是在这种民族政策的感召下,他的思想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他不仅说自己是个满族人,而且代表满族人,而且正式地开始正面描写满族人。他这方面最杰出的作品,就是他后来写的一部自传体的长篇小说《正红旗下》。可惜这部小说没有写完,只有八万字。




周总理和老舍等人合影

  解说:老舍创作《正红旗下》也同样缘自一个短暂的历史机遇。20世纪60年代初期,共和国在经历了“反右派”、“反右倾”和“大跃进”之后,党的治国政策再次出现调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口号也再度被人提起。在著名的“广州会议”上,最突出的基调就是提倡允许作家在一定的大前提下,可以自由选择熟悉的写作题材。老舍又开始写长篇小说了。

  (以下文字选自老舍《正红旗下》)“二百年积下的历史尘垢,使一般的旗人既忘了自遣,也忘了自励。我们创造了一种独具风格的生活方式: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生命就沉浮在有讲究的一汪死水里。”

  同期: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关纪新

  《正红旗下》是老舍一生中第一次如此充分、如此正面地展示一个满族文学的题材。作品从十九世纪末戊戌年间 满族一个贫苦的旗兵家庭中间一个老儿子的诞生开始写起,充分反映了八旗生计问题的严重化,写下了熟透了的旗人们他们的精神危机,也写了义和团运动和非常广阔的方方面面的社会文化背景。在这部作品中,满族风俗是一个重要的写作目的。旗人们的语言、心理、风俗和他们的气质,都在作品中间有完全的表达。可以说,它充分展示了老舍先生晚年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解说:正当老舍潜心创作的时候,1963年初,文艺界上空忽然响起了“大写十三年”的口号声,提倡作家“厚今薄古”,描写共和国建立以来的“新人新事”。《正红旗下》自然有“叙旧怀旧”的嫌疑,老舍就此搁笔了。

  同期:著名诗人 臧克家

  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我身子也不自由了,他也不自由了,有电话通通,他怎么讲啊,他讲啊,克家,现在我身体不好,吐痰里带血,我酒也不喝了,烟也戒了,市委同志讲,就在家里休息休息吧。我听了以后,心里多少话要讲,多少苦要诉呀。但是,只有双眼流泪啊。

  解说:1966年的夏天异常闷热。这一天的傍晚时分,穆斯林大阿訇马松亭和夫人来到什刹海公园散步。这位1957年的老“右派”心情沉重,当他抬头时,看到老舍正缓慢的走来。望着有30多年交情的老朋友,老舍只说了这样几句话:马大哥,咱哥俩兴许见不着了。你们回家吧,我走了。

  同期:老舍之子 舒乙

  文革初期,形势很紧张。老舍先生非常苦闷,想不通。在他去世前三天,是一个星期天,我和大妹妹回家,和他有一次长谈。我们就发现,他有很多想法。比如说,他说,欧洲历史上也有过多次的文化大革命,都是以文物的大破坏而告终的。而且他预见到,又要死人了,特别是大批刚烈而清白的人。而且他说,我并不要把我的这些小玩意儿、小古董收起来。因为它们并不是革命的对象,我也不是革命的对象。他当时几乎是发了一种天问,是谁给这些红卫兵、这些孩子这么大的权力?




老舍骨灰安放仪式

  解说:1978年6月3日,“老舍先生骨灰安放仪式”在北京举行。在死者的骨灰匣中,只收入了老舍生前用过的一副眼睛、几杆笔和一筒他爱喝的茉莉花茶。这很自然的让人联想起他的父亲,那位战死沙场的护军,他的坟墓中也只有留下一双布袜子、一副裤脚带和一张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在这次颇有平反意味的追悼仪式之后,社会上纪念老舍先生的文章大量出现。特别是有关老舍之死,争议一直存在,40年来竟然从未有过定论。

  同期: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对于老舍之死的认识是多方面的。经过十几年的调查和研究,我发现,对于老舍之死目前来说,主要有三种说法,抗争说、绝望说和脆弱说。这些不同说法恰恰说明老舍之死的复杂性。1984年,巴金先生曾经说过一段非常有意思,或者说是值得人们寻味的话。巴金说,老舍之死是抗争的行为,是受过了士可杀不可辱、知识分子有骨气的表现。但是它又是复杂的,就是说老舍在这个行为的背后,可能有幻灭,有痛苦,有困惑。那么这个恰恰把老舍之死的复杂性给呈现出来了。

  解说:老舍究竟是怎样死亡的?历史能否被真实的还原呢?带着这个疑问,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开始了他长达十几年的调查。他走访了在老舍死亡之前和去世当天曾经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事件的20多位当事人,然而,调查的结果却完全出乎他的意料之外:历史的轮廓不仅没有变得清晰起来,反而更加模糊了。

  同期: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我遇到了三个自称打捞老舍尸体的人,他们每一个历史的叙述都不一样。如果按照他们所说,所还原出来的历史真实,那就是另外一个样子。他们又都能自圆其说,甚至都有旁证,证明自己真真确确就是老舍尸体的打捞者。不过禁不住推敲,我们仔细一想,三个人不可能都真实。如果真实只能有一个,或者三个都不真实。这个逻辑非常简单。如果三个都真实,那么就等于说,在历史的某一刻,三个人打捞起了不同的老舍,有三个老舍,逻辑上是说不过去的,或者说是荒谬的。

  解说:荒谬的时代似乎早已过去,现在的老舍故居也已经物是人非,再也听不到好客的主人京腔京韵的谈笑声了。如今,参观丹柿小院的游客渐渐稀少了,老舍和他那个时代好像都已经被历史所忘却。但是,在另一些人的眼中,老舍之死却仍然是一个言说不尽的话题。

  同期: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 傅光明

  法国作家加缪也说过一句特别漂亮的话,我以为是特别漂亮的。加缪说,自杀的行动是在内心中默默酝酿的,犹如酝酿一部伟大的作品。就拿老舍来说,导致他自杀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非常多元的。1966年的8·23事件只不过是导致老舍之死的最直接的外因,而其他的诸多因素是非常多的。从老舍的作品,从老舍的性格等等,都反映出这个多元的因素来。那么老舍之死的这种多元复杂性,也是我这些年的研究采访努力所要呈现的。我不是要给出一个结论,因为我们好像也不太容易给出一个结论。从这一点上恰恰可以表明,老舍最后的自杀,似乎是在深思熟虑中默默酝酿的一部伟大作品。而且这部作品,它的思想意义留给了历史,留给了我们后人。


上一篇:写在老舍自杀四十周年之际
下一篇:寻找老舍 感受老舍 阅读老舍 纪念老舍——人民艺术家老舍故居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