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是活着的人最为关切的主题之一。因为探讨死亡,大多是出于希望更有尊严地活着。
四十年前的8月25日,老舍先生自沉于太平湖。这一历史事件本身以及它的象征意味,一直是人们言说不尽的话题。
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傅光明总结了四十年来对于老舍之死的不同说法:“抗争说”、“绝望说”和“脆弱说”,同时还提出了老舍之死的“多元复杂性”,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这样看来,对“老舍之死”的当代思考,已经预示了某种“超越性”:人们开始从更为广阔的背景,从文学的、心理学的、社会学的、历史学的视角,来综合把握这一历史事件的丰富意蕴了。
确定纪录片《老舍词典》的选题,首先是源自对老舍之死的关注,他的死亡实在是一个令人难以承受的历史重负。其次,这个选题的确立,也起因于对老舍作品的重新解读和评价。实际上,对老舍作品的价值重估在文学界早已经开始了,只是至今还远没有“大众化”罢了。当然,创作此片的动机,还出于对老舍先生人格的敬爱。虽然我们很难说他是一位伟人,但他永远对贫苦市民投以最温情的关爱,当然他不会忘了拿你身上的弱点开开玩笑,不过那肯定是善意的。
最初的想法是,这部纪录片应当是对老舍先生一生经历的纪录。而这种纪录,自然要与老舍生活的时代、社会和文化背景,特别是与对他创作特点的最新研究成果相结合。因此,这样的纪录片大概很难逃离“作家、作品、时代”三位一体的内容架构和分析理路。同时,考虑到本片四集的容量和电视“顺序播出”的特点,那么,在叙事手法上,似乎也只能按照老舍人生经历的时间顺序而展开,很难做到灵活的时空跳跃。那么,好像只能在全片主题的提炼上下些功夫,出些新意了。于是,就有了《老舍词典》这个题目。
《老舍词典》全片选择了12个关键词,分别是第一集:北京、满族、贫民,第二集:市民、文化、幽默,第三集:国家、气节、喜悦,第四集:杰作、困惑、死亡。
在第一集中,主要叙述老舍童年和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以及这段经历对他一生的重要影响。我们知道,西方精神分析学派是非常重视人的童年经历的,从弗洛伊德、荣格以来,都是如此。这种分析方法放在对老舍先生心理、性格和创作特点的理解上,看来是很有效的。例如,老舍先生出身于北平底层贫苦市民阶层,因此,他从小就对贫苦市民的生存境遇有着切身的感悟。片中引用了老舍先生的原文,记述了这种特殊的社会阶层背景对他的影响:
“每逢看到一条癞狗,骨头全要支到皮外,皮上很吝啬的附着几根毛,像写意山水上的草儿那么稀疏,我就要问:你干吗活着?你怎样活着?”“在这条可怜的活东西身上,我看见自己的影子。我当初干吗活着?怎么活着过来的?和这条狗一样,得不到任何回答,只是默默的感到一些迷惘,一些恐怖,和一些无可形容的忧郁。”(选自老舍《小人物自述》)
这样的文字,如果没有真正的切肤之痛,是无论如何也写不出来的。这样的感悟,与居高临下的士大夫们的所谓“人文关怀”,是不可能混淆的。因此,我们也就可以理解,正是对贫苦市民世界的熟悉与关注,才能促使老舍写出了《月牙儿》、《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等表现城市贫民的作品,而且也只有他才能写出这样的作品。
又如,老舍出生在一个贫苦的旗人家庭,满族特有的民族心理、文化习俗,对他的影响实际上是终其一生的。这也是本片着力表现的一个主题。为此,我们采访了中国老舍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关纪新先生。关先生重点分析了20世纪初期以后满民族的历史遭遇、老舍先生的家庭和旗人特有的文化心理对老舍的重要影响。其中,民族文学的研究视角、高度的学术品位,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
在《老舍词典》中,关键词的提炼,是希望能够达到让观众比较清晰地理解老舍先生和他的作品的目的,特别是重新认识老舍先生在现代文学史上的独特地位。
在第二集、第三集中,为了突出老舍先生承继“五四”传统,对市民阶层进行文化批判和他特有的幽默风格的创作特点,我们采访了中国现代文学馆研究员吴福辉先生和北京大学中文系孔庆东博士。两位先生依托老舍的作品,如《离婚》、《我这一辈子》、《断魂枪》、《骆驼祥子》、《四世同堂》等,阐述了老舍与鲁迅等现代作家相比较,对于“国民性批判”的不同开掘之处,他对传统文明的独特看法,以及他的“穷人的幽默”的特色。
在《老舍词典》中,通过提炼出关键词的办法,也似乎更为有利于把老舍生活的时代背景、他的经历和他的作品较为紧密地粘合在一起进行讲述和分析。
在第四集中,围绕“杰作”一词,叙述了老舍剧作《茶馆》的故事梗概、文学成就,以及它产生的时代氛围等。其中还穿插了电影《茶馆》的一些经典片段,目的在于使观众能够获得文学欣赏的空间,增强对作品的感性认识。
此外,在本片的创作过程中,我们也注意到表现视角的“多元化”。在《老舍词典》全片,既有舒乙、舒济两位先生作为亲历者对于往事的回忆,也有不同学者对老舍作品不同角度的深度分析。同时,我们还选择了老舍先生在不同时期对自己经历的记述、感悟,或者是对自己作品的分析等,通过“照搬”原文,来增加一个“本人视角”,用以增强纪录片的真实感。比如,在谈到“北平”在老舍心目中的独特情感位置的时候,我们引用了老舍先生的文章《想北平》中的一段话:
“我真爱北平,这个爱几乎是说而说不出的。我所爱的北平不是支支节节的一些什么,而是整个儿与我的心灵相粘合的一段历史。”“面向积水潭,背后是城墙,坐在石上看水中的小蝌蚪或苇叶上的嫩蜻蜓,我可以快乐的坐一整天,心中完全安适,无所求也无可怕,像小儿安睡在摇篮里。”
像这样的独特感受,好像也只能用老舍先生自己的话才能表达清晰。任何别人的评论似乎都是苍白无力的。
最后想说的是,《老舍词典》从酝酿到最后制作完成,历时半年时间,但观众是否认可呢?我们还不知道。所以,我们常常这样安慰自己:在创作初期,100%努力地写好脚本,在前期采访、拍摄、后期剪辑时,因为受到主客观各种因素的影响,要各扣除10%的损失,最后留下70%的成果。好像纪录片永远是遗憾的艺术!然后,留给观众去评判吧。
(本文作者为中央电视台《见证·亲历》节目编导)
|